从白手起家到国货之光,占据全景相机市场半壁江山,刘靖康是如何做到的?

手机与摄影 2023-12-04
473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成立第八年的影石Insta360(以下简称“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领域市占率达40%,在运动相机领域可追赶GoPro,对于中国初创企业而言这是不易的成绩。

若将指针转至七年前,25岁的影石创始人刘靖康获得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军,当年季军是ofo的戴威。也是那年,影石发布首款面向C端用户的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它让影石声名鹊起,也让刘靖康“有一点点的一夜暴富这种期望”。

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称赞Nano为「了不起的产品」,并成为Facebook首次推荐的中国智造硬件产品。刘靖康回忆Nano发布后,经销商大量收货,影石营收一个月内从0蹦到两千万元,让公司狂喜。

相关资料显示,刘靖康1991年出生,在24岁创立影石创新,3年后,公司在2018年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打败了在影像产品上积累已久的韩国三星和日本理光。2022年,影石营收超20亿,在全景相机的市场份额超40%,排名全球第一。

从白手起家,到做出出海企业的“国货之光”,刘靖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1、南大传奇“标准哥”

曾被周鸿祎、李开复公开争抢

出生于1991年,刘靖康从小就喜欢捣鼓一些别人眼里“稀奇古怪”的发明。高中时期,他曾基于谷歌地图可以看全球各地街景的功能,设计出一个“外挂”:通过摄像头识别用户“前进”、“后退”、“转弯”的动作,进而帮助用户在电脑屏幕前足不出户就能“走”进相应的街道,漫步世界。

凭借这一技术,刘靖康在全国大赛中得奖,并获得20分高考加分,如愿在2010年考入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也正是在南大就读期间,他因缔造出不少创新产品名噪一时,人送外号“技术帝”。

那是2012年,还在上大二的刘靖康先是在7月,花了一天用相关软件根据“收集”来的7000多名同学照片,制作出了各大院系的“标准脸”。

“商学院女生下巴尖、历史系学生脸比较圆……”在他发布帖子不到20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以3万次多次的点击率成功“出了圈”。而这一创意后来被腾讯收购,酬金也被他捐给了老乡治病。

随后在9月,刘靖康通过电话按键音破解了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的手机号,不仅让周鸿祎亲自“认栽”,笑称接到几十个骚扰电话,也让李开复在微博直接抛出橄榄枝,喊话“希望在南京见见面”。

当然也是在同一年,他还利用学校教务系统的漏洞搜到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并在网络上写下了题为《如何通过入侵老师邮箱拿到期末考卷和修改成绩》的技术分析日记。虽然刘靖康并未修改成绩,但也因“捣蛋”被请了家长,险些被开除。

聪明与叛逆并随,掌声与个性同在。刘靖康始终坚信,“在大学时就做成公司,比毕业后再创业要更酷得多。”

于是,他开发出了视频内动态植入广告技术——xAd。这项技术颠覆了以往广告需在视频拍摄时一起播放的环节,只许在制作剪辑中添加,还可重复使用广告位,极大地提升了视频的广告价值。

带着这一项目,刘靖康兴冲冲地前往香港路演,却被投资人泼了一盆冷水。项目虽无人问津,但有一位投资人却指出了两点不足:一是,单枪匹马作战,缺乏团队;二是,若是将xAd技术需要行业产业链改变太多,不确定因素也太多。

“那一次让我真正意识到,从一个技术到原型、产品,到成为一个项目,再到做出创业公司面向市场的路有多长。”因此,还站在原型阶段的刘靖康在被“点醒”后,很快兜售了xAd技术,随即加入“超级课程表”和“大学助手”两大创业项目。

一边读书,一边亲眼见证创业团队的成长,刘靖康也经历了项目因团队分散各地而搁浅。但无疑这也是最低成本学习创业过程的方式。

2、绕开国内低价竞争,线下出海

纵观近年来“出圈”的国产品牌,多数的发展共性都是从线上走入线下,包括出海的中国企业,也都以线上起家为主,影石则是完全相反的道路。

这跟影石的产品特点有重要关系。无论全景相机还是全景运动相机,它们独特的拍摄视角让其不是普遍、流行影像产品,消费者需要认知教育,学习产品使用技巧。

影石销售经理李庆告诉硬氪,海外客户群体同国内客户不太一样,主要的购买渠道在线下,注重产品体验。而影石的产品在线下体验感受则更为直观,利于销售。

更重要的是,影石八年前选择出海发展,彼时国外的环境完全不同于国内。

国内电子消费市场在当时主打低价策略,竞争高度白热化,小米以“低价”入局全景相机领域,对于影石Insta360这类创业企业来说非常难“打”。加之从全景运动相机的用户圈层来看,海外市场更加成熟,户外运动在国外有庞大的市场,在国内则相对小众。

刘靖康将出海称之为“恐惧驱动”。但影石海外销售收入常年占比达到六七成,想必会让不少出海企业羡慕。

入驻苹果零售店应该是影石海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对于苹果零售店而言,全球想要入驻门店的消费电子品牌不计其数,零售店内部的货架位置却非常有限。要想进入稀缺的苹果零售店货架,仅是和苹果公司采购人员建立联系这步,就难倒一大批企业。

影石取得联系的契机颇为机缘且曲折,通过海外代理商兜兜转转找到美国苹果总部。

Jeff回忆称,当时公司规模不大、苹果对产品要求很严格,苹果的采购人员只是说确定可以引入,还要通过苹果工程部门测试,确保产品质量没问题、同苹果的配套使用也没有问题,才能通过采购标准进入正式采购环节。

影石送去检测的是Insta360 ONE,顺利通过测试后,ONE于2018年3月在全球苹果店上架。

“为了让苹果对公司有信心,我们做了一个独家套装给它,考虑到来苹果店的消费者需求可能比较大众,会做收纳包和相机最基础的内存卡这类偏基础款套装。而且套装形式会减少SKU,方便消费者选择,也便于店员售卖。”

2018年3月迄今,影石Insta360 在苹果零售店已上架 Nano、ONE R 系列、ONE X 系列、GO系列等八款产品。

“苹果的背书帮我们拿到了非常多的零售商合作资源,其中有些虽然全球不知名,但本地影响力大。也进一步丰富了我们渠道的多元化。”Jeff表示。

根据不同经销商、连锁商超特点,以套装售卖、减少SKU的方式推广产品是影石线上销售的策略之一。此外,海外租金成本、人力成本都比较高,开设品牌店的直销方式对创业企业并不友好,通过跟不同的经销商合作,能够实现小步快跑,快速铺设产品、提升产品影响力。

影石在成立之初组建了全球化的市场和销售团队,同时搭建线上线下的销售体系。线上渠道包括影石Insta360官方商城和亚马逊、Lazada、天猫、京东等。线下形成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除了苹果,还和Bestbuy、Costco、Sam's club、MediaMarkt、JB Hi-等知名经销商合作。

“海外的用户不同于国内,他们喜欢在独立站购物。最早做官方商城的时候,销量不好,消费者不了解就不会去搜索。通过经销商在线下的布局,积累一批原始用户,达到一定量级后,官方商城才开始有流量。”李庆谈到。

线上、线下两手抓的方式,让影石在与不同的经销商谈合作时有足够的销售数据支撑谈判。也是基于此,经过多次谈判,影石在2018年重新入驻Best Buy。据Jeff介绍,单就Best Buy的销售情况,从2021年到现在翻倍增长,远超全球平均增长率。

更重要的是,当企业品牌足够成熟时,线上、线下不同的销售渠道会相互反哺,彼此引流,疫情三年线下销售受重挫,影石也不外如此。

以美国市场为例,影石线下销售收入在2018年占比达62.75%,其中线下经销的销售占比达61.08%;到2021年1-6月时,线下销售占比仅占26.98%。日本和英国市场都是同样的特征:线下销售占比逐渐缩小,且仍以线下经销占比为主。

以美国市场为例,影石2018年线下销售占比还高达6成,其中经销商又占六成;但到了2021年上半年,线下占比只有2成。

线下销售占比缩小的同时,线上的销售占比则逐年提升,到2021年6月美国市场线上销售占比达七成,其中来自官方商城的占比为46.79%。

回到国内,渠道打法有新的变化。影石在今年6月开设第一家官方体验店,位于广州融创茂,商场中有华南唯一一家室内滑雪场。“品牌体验店是中国零售长期发展的一个主流业态。而开在雪场边,也是我们核心用户群。”Jeff告诉硬氪。

无论海外抑或国内,实体店零售对消费电子品牌而言都是重要的销售渠道,在海外它是初创品牌的增量来源,在国内它则更多代表着成熟品牌的信用力。

3、一次关键的转型,从全景切到运动相机

把市场快速打开,并不是影石份额变大最重要的那个条件,只是必要条件。问题随即而来。

虽然前两款产品卖的都很不错,但货卖到经销商那里后,没能快速卖到消费者手里,销售额没能持续,从一个月两千万元很快掉到一个月几百万。

“我们和理光、三星当年都没研究透一个问题:客户什么时候最需要全景相机,目标人群和目标场景到底是什么?”影石Insta360销售副总裁Jeff说。2015年到2017年,公司经历了一个阵痛期,“虽然增长仍然很快,但伪需求偏多。”

所以影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找到全景相机的目标客户和场景。通过Facebook粉丝群,影石发现不少人会在滑雪、骑山地车或速降时拍一段全景。

“我们就从全景切到运动相机,用全景技术去解决运动相机运动的痛点,找到了一个杀手级应用场景——面向运动群体和场景做适配与优化。”Jeff说,这就是后来的Insta360 (ONE)X等系列产品。

“当年只有我们切入到了全景运动相机这个细分领域,GoPro是运动相机,但它不全景;三星和理光是全景相机,但是它不运动。”刘靖康说。

一款合格的全景运动相机,要有全景采集、自动拼接、防抖等能力,既包括硬件结构上的创新,也包括软件算法上的攻关。从2018年开始,影石投入AI技术研发,自主开发了多个AI影像功能,比如AI剪辑、自动取景、深度追踪等。

防抖技术FlowState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技术,它是影石从全景相机进军到运动相机领域的关键功能,ONE这款产品就首先搭载了这项技术,“也是从这款产品开始,有人把我们的相机跟GoPro做比较,我们才算真的踏入了这个领域。”Jeff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年《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数据,在运动相机市场,影石在2021年成为全球第二,全景相机从2018年开始一直是全球第一,且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产品成功的背后,是全景运功相机抓住了发现用户说不出来的需求,并且能解决。运动相机的用户可能是滑雪、跳伞爱好者,他们既是被记录者,又是摄影师,所以对产品最基本的需求是,能很好地还原并记录他们极限运动的全过程。

先拍摄、后取景是全景运动相机最有价值的点,全景功能也是影石核心主打产品与GoPro和大疆的核心区别。

4、新兴市场,从抢蛋糕到做蛋糕

早期资源有限,影石最开始发力的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加起来能占到全球百分之四五十的消费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年《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数据,在运动相机市场,影石在国内市场做到了第一。

影石旗下不仅覆盖消费级的全景和运动相机,还包括专业级VR全景相机,在国内最大的一次应用场景,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整个长安街一共应用了23台VR全景机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第一次使用VR技术面向全球做直播。

销售、供应链、制造、组织齐发力后,影石覆盖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合作伙伴的国家和地区是60多个。欧洲区域,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增长最快,据影石相关负责人Caroline介绍,这三个市场的销售负责人都是本土人,所以营销上能做到足够精准,未来,本土化会是影石出海的重要战略。

组织架构也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适配,公司每两三年会有一次大规模调整,不断扩展业务边界、人越来越多。

Caroline 2017年刚加入公司的时候,负责出海的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且都在深圳,现在已经扩充到了100多人,公司已经在北美、柏林、香港、东京等国家或地区都设立了办公室。

去年,影石还发现了一个惊喜——东南亚的增长超过了欧洲。

Jeff说,去年欧洲整个经济都不太好,而东南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其次,欧美老龄化严重,东南亚整体偏年轻化,消费力强。第三市场成熟度,欧洲市场的垄断性很强,但东南亚是个新兴市场,一切都在成长,“我们也在快速成长,竞争优势更明显。”

影石处在一个行业的黄金上升周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7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只有164.3亿元,到2022年为30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4%。到2026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60亿元。

过去8年,影石已经证明了,他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好的产品。但当资源足够丰富、技术更新迭代时,如何发展未来技术、保持产品最强竞争力,也许是影石目前最大的挑战。

不管怎么说,现在是影石状态最好的时候,从产品销量和排名都能看出这一点,其每款新品发布后,几乎都能稳居全球多平台运动相机单品销量TOP 1,包括在亚马逊美国站运动相机新品榜单也是TOP1。

今年1月,影石还将两台全景相机搭载在卫星上送入太空,这是史上首台在太空中完全裸露的相机。11月28日,影石发布了全景相机拍下的地球与银河同框的影像,从西伯利亚到印度洋、从非洲好望角到波斯湾,记录了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星空下地球家园的灯火璀璨。

与老牌企业相比,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成绩,可见其实力。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速度以及国内无人机龙头大疆的布局,影石创新能再上一个台阶,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创业者大概都有一种源动力,去改变这个世界,或者去创造财富。我们当时就觉得创业这件事情很好玩,并且可能会带来很好的收入。但是说到底还是你的内心有一种信念,这是值得你去冒险去坚持的一件事情。”每次被问及为何创业,刘靖康总会如是说道。

文章来源: 创业邦,36氪,创客公社news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手机与摄影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