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华为大佬搞出个“全球第三”,带领电子标签冲击IPO,59亿估值背后有什么故事?

智通互联 2023-12-06
45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在超市里寻找打折的“黄标签”产品,或许是勤俭持家技巧中的重要一课。而大型超市产品数额巨大,种类繁多,要为优惠商品一一换上不同的折扣标签,需要业务员花费不少精力。借助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后台“一键转换”标识的电子价签逐渐成为许多商场、超市的新宠。

近期,由两位来自华为的研发“大佬”领头,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深交所创业板冲击IPO。最近,公司完成了财务资料更新,并公布了新版招股书。汉朔科技的核心业务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电子价签及数字化后台,为客户提供智慧零售的综合解决方案。

豪华资本团护航,上市估值达59亿

截至本次发行前,侯世国控制表决权的股份合计占汉朔科技股本总额的31.97%,为汉朔科技实际控制人。有趣的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侯世国于2000年4月至2007年3月,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代表。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良衍同样在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工程师。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启了两人的16年的合作之路。从履历上来看,从华为离职后,李良衍紧随侯世国的步伐,两人最终合力将汉朔科技打造成为电子价签全球市占率前三的公司。

根据沙利文出具的《全球及中国数字化门店与电子价签市场研究报告》,以电子价签的安装量为统计口径,2019年-2020年公司均位列全球前三。根据公开数据,从收入角度来看,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1-6月公司电子价签收入规模亦在全球上市公司竞争对手中排名前三。

2013年-2019年间,海捷投资、红石诚金、长润资产、创大资本、君联资本、弘章资本,光速光合、经纬创投、中金资本相继进入。报告期初,其股东包括杭州创乾、红石诚金、君联慧诚、追远资本、厦门启鹭、诸暨闻名等。

报告期内,汉朔科技又发生4次股权转让和2次增资,杭州创乾、诸暨闻名等股东通过受让股权扩大持股,川奇光电、兴投优选、铭锋三号、长投一号、共创致远、红土岳川、深创投、易美无线、弘诺投资、硅谷安创、硅谷新弈、硅谷合创、硅谷领新、青橙行远通过增资成为股东。同时长润佳合、追远资本选择退出,侯世国也通过两次转让股权,套现3200万元。

2023年4月,追远资本因存续期限届满退出,1.93%的股权作价8787.43万元,为12元/股。较2022年2月,长润佳合将0.57%的股权以3000.2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聊城合创时的13.89元/股,打了八六折。两次转让期间,汉朔科技并未发生增资行为,以此计算,追远资本退出时,汉朔科技估值约45.5亿元。本次IPO,汉朔科技拟募集11.82亿元,上市估值59.1亿元,是7个月前追远资本退出时估值的1.3倍。

北京汉朔作为第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持股21.84%;侯世国持股4.26%,通过实际控制的北京汉朔、汉朔领世、汉朔领域、汉朔领智,合计控制31.97%的股权,为实控人。外部股东中,君联资本合计持股12.98%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杭州创乾持股12.18%,其背后又全国社保基金、招商财富、平安信托、首钢基金、歌斐资产、申万宏源等等资本;天堂硅谷通过四家机构合计持股7.42%。此外,汉朔科技本次上市的保荐人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金资本,通过担任厦门启鹭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持股4.31%,通过担任中金启元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持有股东上海光易24.17%财产份额,从而间接持股0.36%。

上游依赖外协加工,下游依赖大客户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2023上半年,汉朔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90亿元、16.17亿元、28.58亿元与18.75亿元,其中2021年与2022年分别实现了35.86%、76.70%的同比增长,三年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4.94%。

但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汉朔科技的盈利情况却并不稳定。2020-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06亿元、2.07亿元与3.24亿元。其中,2021年汉朔科技突然由盈转亏,同比骤减107.69%,但2022年及2023上半年又扭亏为盈。

由于一直以来汉朔科技的业务主要来自境外,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占比均超75%,2023上半年高达96.47%,因此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损益会对公司的净利润产生影响。陷入亏损的2021年,公司存在净汇兑损失3067万元。但同理,盈利高增的2022年与2023上半年背后,依然离不开净汇兑收益的鼎力相助,其中2022年净汇兑收益为7808万元,2023上半年则高达1.15亿元。换句话说,汉朔科技表面上的净利润高增长或还要挤出汇兑收益的“水分”。

从业务方面来看,近年来汉朔科技基本九成上下的收入都来自电子价签终端,电子价签终端产品主要包括Nebular、Stellar、Nowa、Lumina等。其中,Nebular系列从2020年推出后收到客户认可,销量、销售额迅速上涨。但除了上述单一产品外,汉朔科技的其他系列产品则基本不温不火,甚至部分产品产销量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Stellar系列的产销率曾在2021年达到115.39%,但2023上半年却降至78.16%,出现滞销;Nowa系列的产销率表现相似,从2021年的高光时刻113.79%骤降至2023上半年的56.02%,且该系列的销量在今年明显大幅下滑,2020年曾销量578.86万片,但今年上半年销量仅为113.41万片;Lumina系列则是一直以来产销量均较小,为公司整体业绩贡献较为有限。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汉朔科技的生产模式,以外协加工为主、自主生产为辅,且有愈加依赖外协加工的趋势。2020-2023上半年公司整机外协加工数量占整机产品总入库数量比例分别为 90.86%、89.57%、99.19%与99.94%,而自主生产产量已经寥寥无几。

基本全部依赖外协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汉朔科技对业务的成本控制较为有限。2020-2022年,公司的销售成本率从69.34%攀升至79.95%,由此导致毛利率的下滑。2023上半年,汉朔科技的毛利率情况才有所好转,回升至29.62%,但仍低于2020年的毛利率水平。

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以销定产,以产定采,但公司的部分营运指标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公司的存货金额较高,且周转较慢。2020-2023上半年,汉朔科技的存货金额一路攀升,从3亿元增至9亿元,资产占比接近25%,而存货周转天数却始终在百天以上,2023上半年为119.90天。另一方面,汉朔科技上游依赖外协加工,下游依赖大客户,客户集中度始终较高,2023上半年为65.73%。但公司的回款速度却并不快,2021-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90天,2023上半年为73天。

以价换量,毛利率呈现下滑态势

在电子价签终端的生产中,汉朔科技采取以外协加工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目前自主生产占比较低。

外协加工模式下,汉朔科技电子价签终端的各零部件由外协加工厂进行组装,包括贴片、产品组装、功能测试和包装出货等生产环节,出货后公司直接向外协加工厂采购电子价签终端等整机产品。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内),汉朔科技外协加工产品(包含电子价签、配件及其他智能硬件)数量分别为2693.44万个、3311.98万个、7873.42万个、4501.73万个,占生产总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6.61%、85.57%、99.17%、99.93%。

而同期,汉朔科技自主生产的电子价签数量分别为284.11万个、402.18万个、58.76万个、1.65万个,占比分别为9.14%、10.39%、0.74%、0.04%。可见,2021年汉朔科技电子价签产品中还有10%左右为自主生产,但到了2023年上半年,已下降至0.04%。对此,汉朔科技表示,2022年度、2023年1-6月,公司电子价签终端自主产量下降较多,主要系已与立讯精密、比亚迪、惠科股份等外协加工厂商完成产能与品质磨合,且当年模组产线投产,公司主动对生产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与调配。

其进一步称,电子价签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在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以及产能分配等方面需要显示模组厂商与整机加工厂商的高度配合。然而,一旦显示模组厂商和外协加工厂商的生产经营发生不利变化、产能不足、交付质量下降、与公司合作关系紧张或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将导致公司产品的正常生产和交付进度受到影响,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这从汉朔科技核心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中便有所体现。从汉朔科技业务构成来看,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其Nebular系列产品和Stellar系列产品两大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九成左右。但在价格方面,两大核心产品销售价格却持续在下降。2020-2022年,Nebular系列产品单价分别为54.3元/片、46.58元/片、43.33元/片,2021年和2022年同比降幅分别为14.21%、6.98%。而Stellar系列产品单价分别为39.97元/片、37.24元/片、36.1元/片,2021年和2022年同比降幅分别为6.84%、3.07%。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趋势反映的是公司“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通过降价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在公司产品单价步步走低的同时,汉朔科技的主营业务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报告期各期,公司的营业成本分别为8.25亿元、12.5亿元、22.85亿元、13.2亿元,随着营收增长同步水涨船高。

而在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是大头,同期分别为6.47亿元、10.72亿元、20.19亿元、11.83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86.61%、85.72%、88.35%、89.62%,均超过85%。产品价格下跌叠加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汉朔科技毛利率持续下滑。2020-2022年,汉朔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0.66%、22.7%、20.05%,其中,电子价签终端毛利率分别为28.51%、19.75%、18.64%,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除了产品价格下滑外,汇率波动也是汉朔科技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报告期各期,汉朔科技汇兑损益分别为92.08万元、-3067.01万元(“-”为损失)、7808.46万元、11542.03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9%、229.82%、34.63%、29.59%,可见,公司毛利率表现颇有“成也汇率,败也汇率”的情况。

成也汇率,败也汇率

由于境外市场对电子价签的接受度更高,应用程度更广。这导致了公司目前境外销售占比较高的情形。

报告期各期,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204.16万元、123065.58万元、265857.38万元和180910.9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01%、76.10%、93.04%和96.47%,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尤其是欧洲地区收入占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营业收入在报告期内持续稳定增长,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在盈亏之间“横跳”。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9028.41万元、161716.67万元、285757.97万元和187527.97万元,前三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94%。同期,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84.26万元、-1594.64万元、22433.09万元、35637.28万元。IPO日报发现,造成亏损和盈利的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和汇率波动有关。

一般来说,境外收入高,往往存在着监管难、汇率变动大的风险。由于公司产品以境外销售为主,出口主要结算货币为欧元、美元。近年来,人民币与欧元、美元间的汇率波动性较大。此外,公司显示模组等原材料亦部分通过美元等外币结算,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将影响公司进口原材料的价格,对公司产品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汉朔科技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一度高达3067.01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29.82%。

报告期各期,公司汇兑损益分别为92.08万元、-3067.01万元(“-”为损失)、7808.46万元和11542.03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9%、229.82%、34.63%和29.59%。由此,衍生出了公司毛利率波动大的问题。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0.70%、22.70%、20.05%和29.62%,变化明显。观察公司对毛利率波动的解释,除去公司在国内的自有和外协工厂便于控制成本这一原因之外,公司毛利率表现颇有“成也汇率,败也汇率”的意味。

2020年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较高,故公司产品售价折合人民币较高,利润空间更大。2021年度及以后,公司毛利率下滑幅度大于可比公司,主要系公司与可比公司在采购、销售方面结算币种不同。2023年1-6月,公司毛利率回升迅速,系欧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外销的人民币售价提升。

汇率影响俨然成了公司毛利率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电子价签的海内外市场分布情况,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照此发展,公司毛利率坐“过山车”的情形很可能还将继续。

文章来源: 预审IPO,集微网,IPO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通互联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