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机传奇到疯狂贴牌,百年徕卡不一样的发展史

潘多拉的数码盒 2023-12-08
471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相机,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拍摄工具了,更是人们观察世界、认知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相机发展史上,能称得上著名品牌的并不少,但是能成为一种情怀和信仰的便屈指可数了,德国的徕卡相机就是这样一个品牌。

作为徕卡与相机品牌“合作开发”的典范,徕卡和松下自2000年就开始“共同开发”相机镜头,并在一年后将合作拓展到数码相机领域。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徕卡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贴牌史”。比如松下Lumix LC/LX/G/S系列的机型,大多数就采用了徕卡光学设计方案,此外部分徕卡推出的相机镜头采用的其实也是松下的设计。

从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小型相机,打开胶卷摄影的历史,到被佳能、尼康挤进逼仄的胡同,到数字时代十多年的动荡和亏损,再到扭亏为盈,“相机界的劳斯莱斯”莱卡有着怎样的沉浮史?

一、徕卡诞生背后的三个关键人物

1.奥斯卡·巴纳克

当时徕兹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望远镜与显微镜,徕茨公司研究部主任的奥斯卡·巴纳克本身是一位摄影发烧友,非常喜爱照相,当时的摄影器材都非常沉重,他一直努力研发轻巧携带方便的相机。

所以奥斯卡巴纳克研发新型相机完全是个人的自发行为,当时徕卡公司并没有要求他开发相机产品;而徕卡这名称起初只是巴纳克研发新相机的产品代号而已。

1913年,巴纳克成功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相机产品徕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原型徕卡”Ur-Leica,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35毫米标准电影软片的35mm相机。

徕卡Ur-Leica,开创了135相机的先河,在相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奥斯卡巴纳克先生的发明不止改变了徕卡,更改变了整个摄影行业。

2.麦克斯.别雷克

另一个徕卡初期发展的关键人物就是麦克斯·别雷克(Max Berek)教授,当时徕卡没有为相机设计镜头的经验,所以在1912年(原型机问世前一年)请麦克斯·别雷克教授特别为35毫米相机设计第一款镜头:Anastigmat f3.5/50mm ,Anastigmat就是没有像差的意思。可见当时徕卡对镜头高品质的要求。这颗镜头,也是日后徕卡名镜Elmar的前身。

3.恩斯特·徕兹二世

最后一位徕卡相机开发上市的关键人物,就是当时的老板恩斯特·徕兹二世。

1924年,在当时经济不景气,大型相机当道的潮流下,在徕兹公司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个漫长而严肃的会议。关于是否将35mm相机推向市场的讨论正在举行,绝大多数公司的董事们持保守态度,争吵持续了很久,最后恩斯特·徕兹二世力排众议、拍板定案。徕卡正式决定面向市场。

1925年,在徕比锡的春季国际贸易会上,徕卡正式展出了准备走向市场的30台徕卡I(A)型相机。

Leica 1(A)的问世,使摄影师能够以一种新的、动态的方式拍照,摆脱笨重的大机器不必受三脚架的约束。所以慢慢被世人接受,受到热烈追捧是必然的趋势。也因为徕卡35mm相机的出现,而开启了35mm相机时代的来临。

就这样,自1913年开始,徕卡从未停止步伐,始终秉承顶尖德国工艺与创新技术,不断探索更完美的摄影之旅。

二、徕卡相机饱含着20世纪工业时代的纯机械匠心

为了让相机呈现极致的透光状态,彻底消除玻璃内部的微小气泡等,徕卡镜头的玻璃需要在融熔状态下,经历长达一年的时间极慢冷却。为了提升色彩表现,徕卡镜头普遍采用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镜片,且镜片采用8层“等价银膜”技术,色彩层次之丰富尚无敌手。

精良的品质和超强的感光能力,弱光环境下也能表现出众,徕卡的成像质量令人叹服,还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摄影师们用小巧的徕卡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记忆。

小巧的徕卡135相机使摄影师能够“通过拍摄进行艺术创作”,世界摄影从形式到内容,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用摄影机记录下了真实的二战,记录下了《胜利之吻》等大型照相机无法记录的即兴真实画面。

二战之后,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开始使用徕卡相机。徕卡变得供不应求,相机甚至成了德国二手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1951年,徕卡已经共计生产了100万台相机,徕茨(Leitz)与徕卡(Leica)甚至画上了等号。

相机领域开始掀起波澜,随着蔡司Contax II测距器和取景器二合一的设计,以及其他公司开发的具有各种特点的旁轴相机,旁轴相机市场开始进入群雄争霸的混乱阶段。

直到1954年,徕卡划时代的相机M3问世,才结束了这场争霸。

徕卡的M3几乎为旁轴取景器提供了满分的答案,它被称为“最适合摄影者使用的相机”和“旁轴之王”。它首次搭载包含测距器的取景器,通过取景器就可以完成构图和对焦,更重要的是,跟其他公司绿豆大的取景器相比,徕卡的取景器又大又敞亮,还有相当不错的黄斑抗眩光能力。M3除了提供框线构图,还大大提高了摄影师更换镜头的速度,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镜头螺口的损坏率。

M3一出现就迅速引爆全球,日本的徕卡粉丝们甚至不惜用半套房的价格来购买他们的“梦中情机”。1954-1966年,徕卡M3生产了二十多万台,并且至今还在生产。

但就是在徕卡疯狂席卷全球高端市场的时候,徕卡的模仿者佳能和尼康却在缓慢崛起,世界相机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1965年佳能和尼康相机在国际设计比赛中获得金奖,徕卡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尤其是佳能的自动对焦功能,在传统机械中融入了电子技术,为传统机械带来了新的革命。

作为德国精工业的佼佼者,徕卡对日本的山寨相机厂商表现出不屑,继续保持着精密机械的严密与震撼,推出M2、M4、M4-2、M4-P、M6以及M6 TTL等一系列产品。

曾经留下了无数经典瞬间的徕卡,在摄影人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它的纯机械快门声甚至让很多粉丝“上瘾”。据说至今仍有徕卡迷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按动徕卡相机的快门,听到其独特清脆的快门声,才会满意地睡去。

并且较多的自动化、电气化设备必然导致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机械、光学品质降低,舍弃自动化、保证品质是徕卡不顾一切的选择。据说当时徕卡每出售一台Leica flex SL2或M5,甚至需要倒贴500欧。

所以,当日系相机在机械与电子的结合中不断开疆拓土,提升更多人“拍得到”的范围和内容时,坚持保证用户“拍得好”的徕卡,却不为所动。德国还傲慢地限制了日本品牌在德国的展出和广告。

但徕卡的坚守,也成为它的发展桎梏。人们对更便宜、更便捷相机的追求势不可挡,如同曾经的徕卡打败巨型相机。面对冲击,徕卡在加拿大、葡萄牙设立分公司和工厂,尝试与美能达合作降低产品成本,但都没能阻止公司经济状况恶化。

1970年代,日本单反相机不仅拥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性能参数也技高一筹,抢走了徕卡许多市场份额。不断开疆拓土的佳能和尼康,将徕卡堵在了逼仄的胡同里,王者地位逐渐衰落。

三、求变

为了起死回生,徕卡开始按照限量的奢侈品的运作模式推出自己的产品,让徕卡不再是相机,还是一种极致的专业和情怀。

1984年,徕卡推出了M6,“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相机”,也是徕卡相机销售史上销量最高的一款机型。徕卡相机的每一个平面、按钮、接缝都一如既往的完美,但为了适应数码时代,徕卡也必须为了生存而战。

迫切需要投资和技术更新的徕卡,被徕茨家族出售给瑞士的精密仪器制造商维尔德·海尔布鲁格股份公司。自此,维尔德公司开始主导徕卡相机业务,徕茨三世退出公司管理层。

1986年底,莱茨公司彻底清空了公司的股份,徕茨家族统治并参与公司业务长达121年的“王朝”就此结束。

1987年,维尔德·徕茨控股股份公司成立,合并后公司的业务包括:显微镜、医疗诊断仪器、工业测量仪器、测绘仪器等。

1990年,由于与达尔文的儿子创立的英国剑桥仪器公司合并,母公司更名为徕卡控股有限公司,下设四个分公司。鉴于徕卡的品牌价值,公司的全线产品都使用徕卡这个品牌。

1996年,经历了管理层收购的徕卡公司成功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上市。上市募集到1亿多欧元资金,点燃了徕卡重回巅峰的憧憬。然而这一年佳能第一台普及型数码相机Power Shot 600问世,却在暗暗昭告着胶片时代的过去。

2000年年末,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以高于市场25%左右的价格收购了徕卡31.5%的股权,并在后面几年里将股权提高到36%。作为“相机中的劳斯莱斯”,徕卡与爱马仕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奢侈品属性。

2002年,徕卡推出了M6的电子化版本相机——M7。2003年10月,徕卡第一次发行了爱马仕限量版MP套机。但数字技术和爱马仕的加持,并没有让徕卡脱离水火之中。2004-2005年,徕卡的亏损达到了1000多万欧元,相当于公司基本资金的一大半。

2004年,考夫曼家族拥有的奥地利资本管理公司(ACM)收购了徕卡21%的股份,并成为继爱马仕之后徕卡的第二大股东。

2003和2004年徕卡的股价在5欧元上下徘徊,2005年一度跌到2欧元以下。面对徕卡令人失望的业绩,2005年,爱马仕和ACM双双宣布,拒绝对徕卡进行支援。2006年,爱马仕将所有股份出让给了ACM,全身而退。至2007年年底,ACM将股份增加至96.5%。

徕卡必须加速追赶自己曾经落下的时代。徕卡与日本相机厂商松下进行合作,生产小型相机,M8出现后,徕卡才终于进入了数字时代。

2009年,徕卡推出全画幅的M9相机,可兼容镜头数量增多,广角镜头更有用。M9用产品似乎证明了徕卡在数字化领域继续站在行业前列的能力,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走进徕卡。

2009年第三季度,在M9相机的加持下,徕卡的销售额达到4810万欧元。不过在佳能293亿欧元的销售额面前就有些相形见绌了。徕卡对产业发展方向失去前瞻性判断,虽然依然能依靠历史沉淀,获得一定的资金,但却错失了企业的未来。

四、相机巨人被迫转型?

本来认真做高端相机的徕卡,为什么会看上联名贴牌这种观念“掉口碑”的生意呢?

可以肯定的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相机巨头决定“转型”,用价格相对较低的视频专精相机或所谓“Vlog相机”来迎合消费者视频创作的需求。但对“放不下身段”的徕卡来说,转型做视频从来都不是可行方案之一。而相机成像原理和核心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使得徕卡这种传统相机品牌在技术上很难形成明显的优势,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其次,徕卡的高端品牌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范围。徕卡相机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昂贵的价格闻名,这使得它在广泛的消费市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随着消费者对摄影设备需求的多样化,徕卡的高价策略可能导致潜在客户的流失。

再者,市场竞争的加剧也给徕卡带来了压力。许多其他相机品牌,如索尼、佳能、尼康等,都在不断推出技术先进、价格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些品牌在市场上的活跃表现,对徕卡构成了直接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徕卡采取了联名款产品的策略。通过与其他品牌或知名设计师的合作,徕卡不仅能够借助这些合作伙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还能够吸引那些对时尚和设计感兴趣的新客户群体。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徕卡维持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并为其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如前段时间徕卡用富士instax mini EV贴牌出来的Leica Sofort2相机,在小雷看来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虽然在摄影爱好者、徕卡粉丝和拍立得用户群体中,这款所谓“混合拍立得”相机的口碑并不出色,比起相机更像是一个玩具,甚至连相纸盒中的instax字样都原样保留。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它的定价在2000元以下,还真有可能凭借极高的易用性和趣味性打破宝丽来和富士在拍立得相机领域的垄断,同时以流行符号的方式赢得更大的市场关注度。

联名贴牌不是万金油

当然了,在疯狂联名卖授权之外,徕卡想要跟上相机的大队伍,其实也有别的选择。

首先,徕卡可以参照佳能,从简化用户界面入手,使得相机的操作对于初学者更加友好,同时保留专业摄影师所需的高级功能。改进触控屏的响应性和易用性也是关键,这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流畅的操作体验。此外,徕卡可以考虑加入更多的个性化功能,如定制的滤镜或拍摄模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需求调整相机设置。通过这些举措,徕卡不仅能够吸引新用户,同时也能保持现有用户的忠诚度。

此外,扩展产品线也是徕卡近期的另一项重要战略。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拓展产品线并不意味着简单为更多不同种类的产品贴牌。推出不同价格的新相机,比如更亲民的入门级相机,吸引预算有限但渴望高品质摄影体验的消费者。同时,徕卡也可以考虑推出针对特定摄影领域的专用相机,如运动相机、水下相机和天文相机,以吸引特定兴趣群体。

当然了,和手机品牌的合作徕卡也不能落下。徕卡可以通过开发与智能手机兼容的高质量外接镜头,以增强与移动设备的结合来拓宽其市场。又或者与手机品牌实现技术共享,将标志性的徕卡色彩,以贴牌的方式带到更多不同的手机品牌手机中。

不过话说回来,在面临市场和技术挑战的当下,徕卡等传统相机品牌不应仅仅局限于联名合作的模式。虽然通过联名能够短期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新用户群体,但长远来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仍需依赖于产品本身的创新和质量。面对2023年多元化的相机市场,徕卡选择以贴牌来回应消费者,这其实也没有错。

只不过作为一个相机品牌,相机永远是品牌最重要的靠山。当大家不再对徕卡背后的相机文化感兴趣时,在产品上贴徕卡的品牌又有什么用呢?

文章来源: 雷科技,砺石商业评论,天诺影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潘多拉的数码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