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迎万亿规模,如何保障质量?给预制构件配上“身份证”,实现信息可追溯

汤圆爱科技 2023-12-11
241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9月份,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规范我市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产品标记标识管理的通知》提出,到2023年11月底,所有预制构件产品均应标记标识,竖向承重预制构件全面采用电子标签(RFID)。《通知》指出,预制混凝土构件标识是落实质量责任、质量监督抽查和日常质量管理等工作中识别产品的重要特征。

据介绍,电子标签(RFID)是类似于IC卡的电子芯片,利用物联网信息管理技术,将预制构件信息的逐一记录在芯片上,形成每块构件专属且唯一的质量“电子身份证”。“电子身份证”被预先植入构件内,长期有效,用专用设备“扫一扫”就能读取身份证上构件的生产、运输、堆放、验收等质量管理信息,为实现构件工厂、施工现场信息实时共享,构件全过程动态监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建立追溯核查机制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支撑,为建筑工业互联网提供可靠基础。

装配式建筑迎万亿规模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各行业工业化水平飞速提升,相对而言,建筑业却还处在民工通过钢筋水泥制作的“手工”时代,工业化水平较低,不仅效率低、并且产生较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但是随着环保、人口、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业变革大潮已经来临,装配式建筑发展,建筑工业化变革势不可挡。未来建筑业的建造体系与产业必将超越现有模式与工业形式的范畴,实现装配式、工业化,并逐步进入数字建造、智慧建造、绿色建造。

2023年年初,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近年来,各地相关政策密集推出,如上海、深圳等先行城市迈向更高目标,部分省份明显加速;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35%以上;海南省提出,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超过95%。

当前发达国家正在重视发展以复合结构体系、钢结构、钢/塑结构、木结构等为主的新型绿色化装配建筑体系,其目标是使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运输、建造、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使得建筑的构件体系朝着安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而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现阶段是企业和研究机构各自研发体系为主,技术仍是闭锁体系,缺点是融合度低、结构形式有限、设计缺乏灵活性,也没有推广规模化。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是从封闭体系向开放体系转变,可致力于发展标准化的功能块、设计上统一模数,综合考库用能低碳化,再加上个性化集成,这样易于统一又富于变化,方便了生产和施工,也给设计者与建造者带来更多更大的装配建造自由,为装配式建筑的个性化、绿色低碳化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BIM、 GIS、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将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变化,推动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和质量责任可追溯管理,未来能够实现创新数据协同效应的装配式建筑成为可能。

预制构件都有“身份编号”

从2019年起,南京市开展了建筑信息模型示范创建工作,鼓励BIM技术在装配式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

位于南京秦淮区光华路附近的熊猫LG北侧地块,建筑面积81087㎡。记者在现场设置的1比1样板展示区,展示了卫生间、真石漆墙面、水电安装、电气预埋等工法样板。预制构件均按标准化设计、生产,件件都有“身份编号”,可以追溯信息,保障工程质量。

壹城集团LG项目负责人孙玉华介绍,项目使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比如把每块叠合板都编了号,这个号就相当于人的“身份证”,信息包括构件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哪些部分组成、钢筋的种类规格,可以指导工人安装构件的位置和现场图纸相匹配,有了这个身份信息,就可以查到这个构件的生产人员,组装人员包括后期的验收人员。

整个工程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单体预制率32.26%、预制装配率43.2%,主体结构选用预制叠合板、叠合梁,内外围护构件选用ALC板、单元式幕墙等装配式建造技术。装配式施工通过预制构件现场装配,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具备节约资源、缩短工期、减少污染、绿色节能、成品质量观感好等优点。

孙玉华介绍,构件的尺寸和构件的观感质量,都比现场现浇的质量要好得多,每层用装配式施工,工期可以提高百分之四十左右,全部是工程化生产,现场的施工人员减少了百分之四十。

光华路熊猫LG北侧地块社区中心和幼儿园建设项目,是南京市装配式建筑的其中一个示范点。截至目前,南京已批准设立了22个建筑信息模型示范基地以及14个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示范项目。装配式建筑新开工占比,由2017年的15.8%提升至今年的39.21%。

可追溯信息保障工程质量

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12月起全市实施建筑市场监管新规,规范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产品标记标识管理,对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不放过、不松手,进一步提升房屋品质和质量。

肥市城乡建设局要求加快建立标识制度,构件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产品标识制度,在2023年11月底,所有预制构件产品均应完成标记标识。12月1日起,所有预制构件产品的标记标识、竖向承重预制构件的电子标签均应按规定生产、使用,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构件产品不得出厂、不得进场、不得使用。其中,竖向承重预制构件全面采用电子标签,必须配备独有“身份证”,鼓励其他构件采用电子标签,并在工厂和现场配套相应读取显示设备和管理平台。

明确标识样式,构件标识使用喷涂方式进行标识时应包含企业名称、工程名称、构件编号、构件重量、构件状态、检查人和生产日期;使用二维码或电子标签等非表面喷涂方式进行标识时,还应包含构件原材料、过程验收等更多有效信息。项目建设、监理、工程总承包单位,在装配式建筑驻厂监造、进场验收、吊装与灌浆等环节要核实构件标识信息。使用二维码或电子标签等信息化标识管理,积极做好与企业信息化系统联结共享,实现构件质量全程可追溯。

合肥还将组织对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对正在生产、出厂、进场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展开排查,对存在问题的严格执行质量追溯和责任制度,防范质量不合格、标记标识不符合要求的预制构件出厂,确保向市场供应的产品100%合格,全面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品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装配式建筑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10月,合肥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562.62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的43.2%,同比增长22.6%;前三季度新竣工装配式建筑面积452.21万平方米,开、竣工面积均居全省之首。全市在建装配式民用建筑面积超2800万平方米,带动建筑业产值超千亿元。

文章来源: 合肥晚报,中国质量新闻,江苏新闻,兴邺科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汤圆爱科技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