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能源为何弃购?风电业务不香了吗?

追风人 2023-12-11
2289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辽宁能源近日发布公告,终止了对清能集团的收购,经过一年多的策划,收购再次失败。

早在2021年4月份,辽宁能源就曾筹划过收购清能集团,但并未成功,失败的原因主要系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部分股东当时对于交易价格等核心交易条款未能在法定时限内达成一致,且部分交易对手方未能及时履行完内部决策程序,导致无法继续推进。

清能集团是辽宁省属国有综合性清洁能源公司,目前主要以风电开发业务为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公司在辽宁省共运营6个风电场,控股装机容量297.5兆瓦;正在建设的风电场2个,控股装机容量合计500兆瓦。

终止收购意味着,辽宁能源最终还是放弃了早前看好的风电资产。而风电行业另一面,深圳、广西等多地的能源集团布局风电业务可谓热火朝天。这一冷一热,也正是当前国内风电行业的一个缩影。

收购再度流产

往前追溯,2022年10月28日,辽宁能源发布公告称,拟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自此揭开了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序幕。

据辽宁能源后期所披露的细节,此次重组,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清能集团全部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这并不是辽宁能源第一次尝试对清能集团进行收购。早在2021年4月份,辽宁能源就曾筹划过收购清能集团,但并未成功,失败的原因主要系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部分股东当时对于交易价格等核心交易条款未能在法定时限内达成一致,且部分交易对手方未能及时履行完内部决策程序,导致无法继续推进。

因为有了前次的失败经历,在此次重新推动对清能集团的收购时,辽宁能源在公告中称,与标的公司股东在相关预案披露前就已经进行了多次沟通、谈判,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明确了交易价格等主要条款,本次交易预计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公开信息显示,在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启动后,辽宁能源聘请中介机构进场开展了审计、评估、法律核查等相关工作,并组织相关方积极向前推进。期间,公司还曾三次加期审计,并对交易所的相关问询进行了两轮回复。

不过,就在今年9月末因财务数据超期再次申请中止审核后,辽宁能源没有进一步披露重组进展,直到11月30日,公司突然宣布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辽宁能源在公告中称,终止原因主要系本次交易历时较长,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波动和变化,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和标的公司经营情况等因素,决定终止本次重组事项。

说明会上,对于有关终止重组详细原因,郭洪波表示,原因包括标的公司天然气板块业务处于前期合作洽谈阶段,尚未开展相关建设投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和不确定性。为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利益,经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同意终止本次重组事项并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巩固主业并寻求更多可能性

公开信息显示,辽宁能源系辽宁省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上市企业,公司原有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洗选加工、销售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传统能源业务。

辽宁能源近年业绩时亏时盈,盈利指标波动较大。而此次拟购买标的清能集团是辽宁省属国企中领先的综合性清洁能源公司,主营业务为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具体包括风电业务、太阳能发电业务及天然气业务。辽宁能源前期在公告中也表示,如果重组最终完成,辽宁能源将置入行业前景良好、竞争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较强的新能源发电业务,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辽宁能源对清能集团筹划的两次收购均半途而终,公司后续是否还有相关打算?说明会上,公司董事会秘书韩健针对记者的提问回复称,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公司承诺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对于重组终止对公司的影响,郭洪波对记者表示,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郭洪波同时称,公司基于对发展战略的考量,在巩固现有主业的情况下,也重视外部发展机会,力争寻求更多可能性,提高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

实力玩家仍在加码风电

除了辽宁能源之外,此前报道,部分三线整机商(如太重集团、中船科技)均赶在今年年底前出清了风电业务资产。是风电业务本身不香了吗?

但也有多家地方能源集团似乎看法不同,在进军风电业务上并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刚刚过去的11月,黑龙江新能源集团正式宣布成立。该集团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含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股东分别为中国一重、佳电股份、黑龙江辰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等,也可视为地方资本整合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业务上的重要动作。

11月22日,地方能源巨头深圳能源宣布,公司及其子孙公司拟投资35.67亿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建设风光制氢一体化及配套合成绿氨项目,以进一步拓展当地新能源业务。

注意到,近年来,深圳能源不断加大风电板块的布局,动作密集。2022年6月底,公司宣布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建设一50万千瓦特高压风电项目,总投资额为30.49亿元;关于该项目最新进展,今年9月深圳能源相关人士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于年底或2024年投产;今年10月,深圳能源又拿下了汕尾红海湾六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权,首次获得海风开发项目。

11月底,广西能源发布公告称,拟将旗下两家石化公司挂牌出售,目的在于“聚焦主责主业”,形成以风电等为发展重点的绿色低碳生态链条。而值得一提的是,数日前,公司4个总投资约41.54亿元、共计550兆瓦的风电项目刚刚获得核准批复。

在市场空间充裕及政策利好的早期阶段,风电场开发被誉为产业链条上“会下金蛋的鸡”,能够持续带来收益,成为吸引地方投资的热门标的之一。

但近年来,由于风电市场发展进入充分竞争的饱和阶段,再叠加电价走低的盈利难题,优质资产越来越少,反而“劝退”了一波实力不足的企业。

面对风电行业产业周期变化,仍然先后有实力“后浪”进场,谁能有望引领风电开发走向“高质量发展”,或值得期待。当然,这也更加考验实力玩家们的资本耐心及精细化运营能力。

文章来源: 华夏能源网,证券日报,国际能源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追风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