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城燃企业如何应对冬季保供挑战?顺价机制是否顺畅?

火热能量 2023-12-18
2444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今年入冬后的最强寒潮,强势来袭!

11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全面进入供暖季。为了保障人们温暖过冬,天然气行业各类企业都纷纷打响了“冬季保供战”,协同配合、各展身手,为冬季保供“保驾护航”。

这其中,在用能终端领域,做好城镇保供,是与居民用气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我国城燃企业不断优化保供举措,提高保供能力。

今冬能源保供挑战重重

为城乡居民及工商业用户合理调配气源,提供安全可靠的天然气,是城燃企业的首要职责。

今年以来,全球天然气市场震荡,供需矛盾加剧、价格持续飙升,许多国家受到波及,为了熬过寒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争相“抢气”。伴随着冬季取暖高峰期来临,区域间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作为全球重要天然气进口国,近几年能源市场改革不断推进,资源保供仍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

为此,我国进一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各大油气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推进产量增长。而上游生产出的天然气要抵达用户终端,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天然气保供的“最后一公里”——城燃领域。

城燃企业今年要做好冬季保供,面对着行业整体“合同量紧缺、气价高企”的局面。一方面,能否获取到充足稳定的气源,是实现稳定保供的根本。而另一方面,从下游用气需求情况来看,保供工作还面对着其他不确定性。比如,如果温度骤降,天然气需求将出现大幅度增长;但如果气温偏高,采暖需求不足,叠加疫情管控等其他因素,天然气需求则将出现下降,一系列因素将造成用气需求波动,为供应稳定带来挑战。

煤改气点做好应急气源准备

华北地区是“煤改气”主要地区,河北省是重点区域。2022年冬供期间,河北省邯郸、邢台、沧州、保定、衡水等地发生气源供应不稳定问题,农村居民采暖出现困难。今年采暖季到来前,河北省与上百家燃气企业携手合作签订保供协议,确保百姓安心过冬。

“保供合同是一重保障,河北省各级政府与企业签订保供协议,并承诺城燃企业倒挂损失和壁挂炉安装补贴到位,是给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给气源再上一重保险。”华北地区某燃气企业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政府在履行主体保供责任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关键时刻不能再掉链子。”

“目前看,今年河北省签署保供协议保障资源供应后,整体供应平稳,其液化天然气外采资源量明显减少。”气库资讯董事长兼首席信息官黄庆说。

从北京燃气集团了解到,自12月11日起,集团天然气日供应量已连续突破1亿立方米/天。目前,北京市天然气供需整体平稳,预计高峰日,北京燃气集团天然气供应量将接近或超过1.3亿立方米/天。

在气源保障方面,北京燃气集团与上游单位签订天然气保供三方框架协议,延续“月谷还月峰”保供模式,充分挖掘各方保供潜力、实现资源“移谷平峰”,确保高峰期间天然气供应有序。通过制定应急保障预案,采取多渠道、多资源的灵活组合,保障今冬明春本市天然气供应安全。

据了解,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一期工程也迎来了今年投产后的首个供暖季,承担了应急调峰的重要责任。采暖季前,北京燃气集团周密计划、精心准备,储罐存量达到90%,圆满完成了国家能源局的任务指标。截至目前,项目接收站已累计完成6船LNG接卸,一期4座LNG储罐已全部处于高液位运行状态。12月21日,第7船LNG到港将继续为应对寒潮天气提供天然气储备保障。目前,项目接收站及外输管线设备设施运行良好,接收站码头每年可接卸LNG达500万吨,一期4座LNG储罐可储存LNG约84万立方米(约合气态天然气5亿立方米),具备每天2400万立方米调峰保供能力。天津南岗接收站的投产,有效提升北京市天然气储气调峰和应急保供能力,LNG应急气源也进一步丰富了北京市原有天然气资源配置,为首都燃气安全平稳供应加上了“双保险”。

“不是单一企业问题,是机制存在问题”

受访人士均表示,此前因燃气价格上涨、采暖费收费标准无法顺价、政府补贴政策无法落实等因素叠加,导致大多数供暖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供暖服务质量下滑、居民满意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上述华北地区燃气企业人士表示,多元化、多渠道的气源供应,使城燃公司由过去的关注采购气量、气价等向重点关注采购价格调整。“近几年,上游端采暖季高昂的采购价格与倒挂的终端销售价格成为供需平衡的主要矛盾。‘煤改气’大部分地区居民、非居民均为政府定价,燃气公司严格按照政府规定价格销售,遇到上游价格上涨,只能倒挂卖气承受亏损,或寻求政府补贴。”

“我们在山东某地与上游签订的合同量未分配居民气量指标,均为非居气量指标,今冬气量预计缺口为900万立方米。居民价格现阶段每立方米2.65元,12月1日起执行每立方米2.93元的价格,代输费每立方米0.12元,综合购气价格为每立方米3.6元,初步测算冬季将倒挂亏损1100万元。”一位中原地区燃气公司人士透露。

上述华北地区燃气企业人士表示,河北邯郸的城燃企业大部分面临亏损问题,有的甚至连年巨亏。“所以,不是个别企业经营问题,是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在资金紧缺情况下,企业也想把钱花在刀刃上,亏损的确影响保供能力。” 上述中原地区燃气公司人士补充说,“而且,北方传统供暖地区的采暖收费价格实行政府审批制,大多数省、市的采暖收费价格已超10年未调整,与当前实际供暖运营成本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供暖企业正常经营。”

“顺价顺不下去,补贴杯水车薪”

价格疏导不畅正困扰着城燃企业,“气源不是问题,低价气源是关键问题”成为业内共识。

“目前,各地临时调整气价,只能说这是价格调整但不是气价联动。而且目前的顺价方式是由上而下顺价,下游需要被动接受价格。气价较高时,如果企业和居民用不起,气价就是会卡住。不是政府、企业不愿意顺,而是下游用户无法承受。”上述中原地区燃气公司人士坦言。

上述华北地区燃气企业人士也认为,顺价不畅,补贴就是杯水车薪。“比如,河南某城燃企业连年亏损,政府承诺先补贴一部分,可这些补贴还不够买一天的气量。”

难道只有政府补贴一条路?

“既然国家发改委和省级发改委将天然气定价权和价格联动机制制定权下放到地方,鼓励各地市、县、区根据实际制定政策,各地就应当以气价联动政策的进度督导,加快建立天然气上下游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价格调整政策。” 上述华北地区燃气企业人士补充说。

在黄庆看来,解决顺价问题可从下游端市场着手,政府和企业首先要了解下游用户对于气价的承受底线,反向推动上游气量和价格变化。“政府和企业要通过调研给出这个‘数字’,同时还需要频繁交易,让下游市场体现这个‘数字’。这就要期待天然气期货交易去反映下游的真实需求,让市场主体真正在交易中心充分竞价,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价格。”

“相比被动等待气价顺价,其实企业也应该进一步做好气源结构的建设和改良工作,协调保障多气源供应,打造自己的‘资源池’。”黄庆进一步说。

文章来源: 中国能源报,石油Link平台,北青热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火热能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