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绿色发展成合成树脂核心竞争力

小黄鸭 2023-12-21
2005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合成树脂产业规模和技术实现了巨大进步,产业整体从基本依赖进口转变为绝大部分国产化;相关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壮大,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电子、机械、汽车制造、家居、能源、建筑、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合成树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产量不断增加。2022年中国合成树脂产量11366.9万吨,同比增长1.5%。合成树脂行业市场分析从生产区域来看,2022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为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5省区产量共达到5228.86万吨,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46.0%。

发展空间大成长性好

“合成树脂上游烯烃供应情况将持续向好,有利于合成树脂多样化发展。”李志坚展示了一组数据表示,“到2030年,乙烯、丙烯的产能、自给率将持续提升。具体来看,2025年,乙烯当量自给率将超过80%,2030年将超过90%;2025年,丙烯将基本实现自给,2030年将实现净出口。”

李志坚认为,合成树脂作为烯烃的下游主要衍生物,市场空间较大,且保持较快增速,加之材料型产品有较大的高端化、差异化空间,对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要求较高,因此合成树脂产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聚乙烯长期消费增长有潜力;聚丙烯市场趋于平衡;ABS的大量新增产能将引发行业格局发生变化。”李志坚指出,2023~2025年,随着消费回暖,聚乙烯消费量有望重新回到增长区间,短期内增长缓慢,增长幅度取决于下游消费增速,有不确定性;聚丙烯供给增速大于消费增速,近年消费增长主要由电商外卖、防疫物资、汽车等领域拉动;在ABS领域,央企、外资、民营炼化、地炼企业等新进入者将导致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

综合来看,合成树脂供给侧表现为:供应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中低端产品供应过剩;中国仍是国外产品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合成树脂需求侧表现为:传统应用领域增长趋于停滞,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需求快速增长。

中高端进口替代是方向

李志坚指出,尽管近3年进口量快速下降,但我国每年进口聚乙烯仍超过1300万吨,由此可见我国对进口合成树脂有一定依赖性。如何加速实现合成树脂的进口替代?李志坚认为:“新的竞争格局下,合成树脂企业需要由“基础原料型”向“高端材料型”积极转型,助力中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

李志坚介绍,我国传统大宗通用合成树脂企业自主研发和服务能力较弱,更接近基础化工行业的运行模式。而合成树脂企业大多拥有完整的研发和服务团队,从而也拥有更高的客户黏性和产品附加值。

李志坚为中高端产品合成树脂全面进口替代指出了方向。聚乙烯行业可以依托规模与市场区位的双重优势,重点替代普通产品;通过高端化、差异化发展,逐步替代中高端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服务,引导下游行业升级发展,降低对低成本产品的依赖。聚丙烯行业可以围绕汽车、电器、装备等重点行业,加强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实现对中高端产品的替代;通过合成—改性—加工一体化发展,降低全产业链成本,抵消进口产品的成本优势。ABS行业可以围绕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汽车等重点应用领域,突破大客户。

绿色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

尽管严格说来,塑料既禁用不了,也不能禁用;因为现在的人类已无法回到没有塑料的时代。作为材料,塑料本身并不能与污染物划等号。我们始终认为在塑料污染治理的问题上,其本质是环境泄漏,应该把治理塑料污染的重点放在环境泄漏上,而且成为全球协同治理的主流。我们郑重提出:所有的合成树脂企业、助剂生产企业、塑料加工企业,包括机械模具行业,对于生态环保的要求都需要逐步提高认识,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把绿色发展当作新的生存契机。

未来的中国,必然会继续推广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注重过程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进一步提高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大幅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未来五年是关键期

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风云变幻莫测。如何应对这个百年难遇的大变革时代,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说,未来五年是我国工业固本培元,建立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关键期,也是中国合成树脂行业转向自主创新、积累新的技术优势的关键期,更是探索区域性协调发展与绿色发展新模式的关键期。当今天下,已处在新一轮社会革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夜!

这是一个充满着梦想与机遇的时代,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凸显,迫切需要有新的重大突破。颠覆性技术会大量涌现,传统的工业和管理体系或将淡出人们的视线。制造业将进入向智能化转型的全新模式,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也在不断显现。它是在智能制造业的背景下,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新形势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发展,就要学会转变思路,丢弃传统理念;提高效率、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在管理、技术、服务和市场等多个层面,做出全面提升。并且需要我们去努力完成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相互融合,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能否取得突破,将是关乎每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文章来源: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股友p1266q5579,中国化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小黄鸭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