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整车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铁路发运量占比达到30%【组图】

前瞻网 2021-03-11

汽车整车物流

1732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根据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资料,2020年整车铁路发运量为617万辆,占乘用车市场总运量的30%以上。随着铁路运输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铁路运输模式逐渐呈多样化发展,在整体物流运作上可以有效发挥铁路批量运输和场地仓储优势。

整车物流的整个流程包括:主机厂的商品车下线以后,将商品车存放至库区进行仓储管理。库区进行验车,入库,将商品车进行存储,等待发运。待销售公司下达发运指令,中都进行发运指令处理后,库区接收到出库指令,库区司机备车完成后,驾驶员进行装车。

商品车出库后,通过三种运输方式将商品车完好地送往经销商的手中。到达经销店,驾驶员将车辆交给经销商,进行运抵操作。最终,经销商将商品车交付于客户手中。

国内汽车产销逐渐趋于稳定

在宏观经济低增长、企业转型、市场需求低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从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2021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8万辆和250.3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4.64%和29.49%。

由于汽车制造业显著的规模效应,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六大汽车生产基地的格局,分别是以长春为中心的东北,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以及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

主机厂所在地需要配备与产量匹配的中转仓库,商品车通过中转库发向全国实现销售。目前我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区域,汽车生产的集中与消费市场的分散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整车物流运输结构分析

汽车物流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受汽车市场的影响,经营压力加大,行业企业面临业务结构调整,服务转型升级的新需求。

我国整车物流的运输结构已进入新一轮的优化调整期,铁路、水路充分发挥了其低成本、大批量的运输优势,承担更多中长距离的批量干线运输业务,公路运输重点转向中短途运输和两端短驳,逐渐形成分工合理、节能高效的汽车整车综合运输网络。

——铁路发运量占30%以上

2020年全年共计完成汽车整车铁路发运617万辆,占乘用车市场运量的30%以上。随着铁路运输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铁路运输模式逐渐呈多样化发展,主要有站到站、站到店、站到库、厂到店等,尤其是铁路商品汽车“库前移”模式,在整体物流运作上可以有效发挥铁路批量运输和场地仓储优势。

中铁特货作为我国汽车铁路运输的主要承担者,目前在全国拥有160余个商品汽车装卸作业点,190余个物流基地和铁路货场,可同时存储26万辆商品汽车;班、专列比例达60%,平均每周开行120列。

目前,企业的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已经发展至第9代,目前拥有JSQ5、JSQ6、JSQ7、JSQ8、JNA1等型车,各车型保有量已达19979辆,能够匹配各类商品汽车运输需求,年运输能力达700万台以上,为汽车铁路运输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水路运输中沿海滚装占比超70%

我国汽车滚装码头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目前大连码头、广州新沙、武汉江盛、重庆果园等部分港口码头拥有港口铁路专用线,具备实现公铁水联运发展的条件;上海海通、天津滚装/环球、大连码头、广州南沙、武汉江盛等主要滚装码头拥有较为完善的口岸汽车物流服务体系,可以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汽车滚装码头逐步建立以多式联运为重点的港口集疏运体系,以促进不同运输方式间有效衔接,进一步发挥汽车滚装码头在汽车物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连接作用。

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共完成汽车整车滚装运输量312万辆,其中沿海滚装225万辆,长江滚装87万辆。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江海滚装船共计88艘,其中江船58艘,海船30艘,在役船舶总计12.43万额定车位数。

整车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利好国内汽车物流转型提升。立足扩大国内汽车消费,通过持续完善汽车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公、铁、水路运输各自优势,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物流综合服务水平提升。随着汽车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我国汽车整车物流市场未来发展稳中向好。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前瞻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