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情报NMT | 分析丨一张可降解环保的厨房纸,背后的财富密码

新材料情报NMT 2020-07-29

厨房纸厨房环保

1778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早在去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就已经明确,2019年环保不会停下脚步,而环保这个健康路线到了2020年,也不会因为疫情而受到影响。相反大家会因为疫情,而关注到人类对野生世界的恶劣侵犯,从而开始崇尚环保这条路。

所以目前纸业市场随着“金三银四”的到来开始上行,而升级版的环保之路纸企们也盯上了厨房这个纸品的消耗地。不得不说环保企业眼光还是很好的。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衣食住行更是人们愈发关注的话题,人们也开始逐渐注重生活的品质,厨房居家用品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国厨房纸消费规模增势有望持续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厨房用纸迎来行业发展的机会。目前,我国厨房用纸的渗透率较低,用户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比较发达的地区。厨房用纸的产业链同一般生活用纸相似,上游原料多为竹浆、木浆等行业,下游则主要通过超商、网店或批发市场销予客户。

由于我国民众对厨房用纸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2014-2018年我国厨房用纸产品消费量缓慢增长,2018年中国厨房用纸产品消费量为8.01万吨,同比增长4.52%。从长期看,我国厨房用纸离市场饱和期尚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人们接受度的提高,未来我国厨房用纸行业继续增长,预计我国厨房用纸需求规模在2023年达到约11.82万吨

之前很多人会因为厨房用纸会产生大量的纸张需求和纸张垃圾,把其归类为不环保的表现,而可降解厨房纸的出现,可以说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环保行业背后的财富密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可降解的纸质餐盒厨房纸开始进入厨房用品市场。从环保方面来看,可降解厨房纸易降解,环境污染小;从安全成分上来看,厨房纸无毒无害;从使用方式上来看,厨房纸让生活变得更便捷和而有质量。

很多厂家都会选择石头纸作为厨房用纸的材料。这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既可替代传统的部分功能性纸张、专业性纸张,又能替代传统的大部分塑料包装物。且具有成本低、可控性降解的特点,能够为使用者节省大量的成本,且不会产生污染。

从替代传统部分纸张角度看,它能为社会节省大量的林木资源,又能减少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从替代传统部分塑料包装物角度看,它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战略资源石油(每使用1吨可节省石油2.3吨),产品使用后能够降解,不会造成二次白色污染。环保新材料石头纸产业取材十分广泛,产品升级、技术提升、应用领域扩大的空间十分广阔,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朝阳产业。

尽管我们目前没有明确的环保可降解纸张的市场规模,但是我们可以参考相似方向的产品内容:从2008年中国“禁塑令”实行以来,中国对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保持较高稳定增长趋势。2011-2018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市场增速为12%左右。2015年11月,中国吉林省成为首个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省份。2019年2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中国强制禁塑政策逐渐推广,市场需求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前途不可估量。

政府进一步规范环保行为

随着“中国垃圾禁运令”到垃圾分类”再度被提上日程以来,环保问题成了全世界各国现在重点关注了研究的项目。为进一步规范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对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在内的可降解产品进一步规范,一方面严厉打击不法商犯,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财税支持。2004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2017年,全生物降解材料列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9年4月,生物降解塑料列入鼓励类产业目录。

环保是一个长远的话题,以往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和环保的话题是相悖的,但是现在,我们和地球的环境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虽然饮食方面的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人类的未来诉求更加不可一世,所以在厨房餐具的选择上,一款安全健康且的厨房纸巾,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对中国这种外卖行业、快递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关于如何处理各种纸包装垃圾是环保问题的一大重要内容。而这样的一个大目标,这样的行业绿色化,需要政府、企业、公民等参与者的全情参与,需要上下游全产业链联动来共同推动纸张的环保工作,努力做到减量化、可循环化,这样才能构建社会全链条的绿色循环环保机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材料情报NMT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