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探访“扬州智造”机器人

2464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14家扬企制造工业

  制造出能够思考、自主行动的,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目前,全市涉及制造的企业达到14家,2013年,工业机器人产品实现产值2.14亿元。”

  市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品种包括弧焊、制刷、码垛、搬运、装配、切割、锻造等机器人,其中搬运、切割和锻造机器人已分别形成了千万元以上的年产值。

  为海尔打造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自曝裁员计划,称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

  海尔减员的背后,是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制造智能化来袭。记者了解到,位于广陵区李典镇的江苏优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与海尔电机成功签下700万元订单,成为海尔智能化计划的重要供应商。

  “这是我们为海尔量身订制的,它一个能干几个人的活。”优创总经理任雁胜边演示边介绍,这款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器件搬运和切割等作业,不仅业务流程更标准,忙起来还不用付加班费。

  “硬气功”折弯机器人

  一大块钣金仅用1分钟就变成了一扇方方正正的门板,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产品正负误差不到0.1毫米。没有相当的“内功”,肯定办不到。

  实际上,创造上述高精度产品的,不是熟练技工,而是3台折弯机器人和两台折弯机,它们组成了国内最先进的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据介绍,这些折弯机器人诞生在扬州恒佳机械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项目,技术上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内嵌式钣金折弯机器人技术为国内首创。

  

  千余台机器人在扬州“上班”

  那么,目前我市到底有多少机器人在“上班”?市经信委机械装备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扬州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千余台,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该负责人预计,扬州机器人需求平均每年将以30%增速递增。

  一个汽车车间近400台机器人

  一踏进上海大众仪征分厂车间,记者被眼前景象惊呆了:无数黄壳机器人挥舞着巨大机械臂,抓住一个个冲压好的钢铁部件,精准地对着部件连接处进行焊接。机械巨臂上下挥舞,蔚为壮观。

  在上海大众仪征工厂车身车间,全车间有近400台机器人,该车间的自动化率高达70.72%(以点焊计算),高效运用于点焊、激光焊、单面焊、螺柱焊等加工工艺,是目前上海大众自动化率最高的一个车身车间。

  记者了解到,该工厂规划产能为“60jph”,一小时可以下线60辆车——一分钟下线一辆车,因此有“分钟工厂”的美誉。

  机器人还能烹制扬州炒饭

  据了解,刚刚结束的青奥会上,扬州炒饭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我们预计扬州炒饭每日会供应上万份,为了保证供应量,公司引入扬州大学的扬州炒饭机器人。”江苏扬州炒饭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老外都知道扬州炒饭,因此天天供应。

  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介绍,这次服务青奥会的扬州炒饭由炒饭机器人进行操作,厨师们只需要将熟饭和配料倒入炒饭机器人锅内,两分钟即可炒出一大锅扬州炒饭。

  研发

  国内机器人研究翘楚落户扬州

  一家工厂为7台机器人花了200万,但是成套控制及输送设备却花了500万。这是我市一家机械公司遇到的窘境。

  邗江区科技局副局长孔庆春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研究领域有不少环节需要突破。“拿人的关节打比方,关节老化,人的手臂不会出大问题,但是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如果出现问题,精准度就会下降。”

  日前落户邗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将为我市部分企业解决生产、应用中遇到的难题,“私人定制”机器人解决方案。

  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会将控制系统、研究开发等作为主要方向,前期已经和5家企业进行对接,还将在平台基础上和当地联合培养机器人人才,成立培训中心,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所扬州分所在区内和企业合作互动。”

  学校成机器人研发“新富矿”

  在民用、研发方面,我市学校俨然成了“新富矿”。“电子导盲犬”能避障碍物,还会打招呼、跳舞;一台小小的机器人可以参与地震废墟搜索;最认路的机器人走起迷宫来丝毫不含糊……

  近年来,我市学校不断涌现一些新奇机器人。多家中小学开展了机器人普及教育工作,在省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前景

  机器替代人工将成趋势

  2014年被称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元年”,作为高端装备产业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在我市加速萌发。“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扬州机械产业最重要的转型升级来发展,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吸引世界著名和项目来扬发展。”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5年,全市工业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产业领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以上,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家。

  “‘机器换人’是现代工业制造大势所趋。”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目前国产焊接机器人价格已降至10-15万元,至少可替代3名工人,18个月即可收回投资,使用寿命5年以上。“当机器人比人力成本更低,其大面积推广就变得势不可挡。”

  机器人助植物人康复

  和工业机器人相比,民用机器人属于更为复杂的智能机器人。日前,开发区签约一个植物人康复机器人项目,将致力于植物人康复治疗智能系统的研发和开发区医疗智能产品的生产。“因一些重大疾病和事故导致成为植物人的,因丧失意识,家人和护理人员必须时时照顾,不仅让家庭不堪重负,病人也未必能够得到康复的机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该植物人康复机器人是集软件智能管理系统、脑电波指示器系统、视觉影像智能系统、智能康复床、机械腿、机械臂、音乐智能治疗系统于一体,能有效帮助医生拟定治疗方案,并防止病人身体各机能的退化。

  链接

  中国在研制哪些机器人?

  中国已经成功研制了用于南极科考、深海调查的机器人,像成功登月的月球车其实也是一种机器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由于制造业发展需求,我国偏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同时也会在智能机器人研发上加大力度。智能机器人应该具备像人一样的信息处理模式,能够感知信息、智能推理,同时也具有人的灵活性,其活动能力更强。

  对侧重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而言,智能机器人就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载体。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潘纲做过类似微软小冰的微博聊天机器人,这是一种虚拟的机器人,但也具有人工智能的特点:通过机器学习,像微软小冰这样的聊天机器人能够展现出较强的智能。而像谷歌大脑、百度大脑,以及苹果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希瑞”,都可以看成是这种虚拟的智能机器人。未来人们也许可以随身携带个性定制的“人工智能”,装到随处可见的“载体”上即可,比如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汽车,甚至连枕头都可以成为智能的载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光明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