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生财”总动员 医疗、物流成掘金热土

网易新闻 2014-09-22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

2511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躺在手术台上静候医生来“主刀”,一双巧手动作灵敏、分毫不差,而此时,真正的医生正舒服地坐在操控台前,一会儿推动手柄、一会儿按动按钮地指挥整台手术。

  其实这样人机合一的医疗场景并不遥远,美国外科手术“达芬奇”在全球有2000多台,而在国内,由妙手机器人科技集团和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妙手S”机器人也在投入临床,今年以来已为多位患者进行了手术。

  “医疗机器人需求明确,又有足够高的竞争门槛,我十分看好。”北极光创投投资副总裁蔡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器人正在向医疗、物流服务领域渗透,已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而在2B之外还可以扩展到2C,一旦在消费领域有突破性的应用,市场潜力瞬间被点燃。

  服务机器人崛起

  机器人市场最先由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带动。

  近年来,“机器人换人”的风暴席卷浙江、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庞大的需求让中国毫无悬念地在去年登上了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宝座,把分列二、三名的日本和美国远远甩在身后,但细究本土品牌在国内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是令人尴尬的5%。了解到,目前很多国内机器人企业只是作为下游的系统集成商,先采购国外的机器人,然后再给客户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的改造模式,难怪业内感慨,机器人换人主要还是用国外的机器人来换。

  蔡伟一直关注机器人行业,他对南都记者坦言,工业机器人市场确实足够大,但说到投资,V C们普遍热情不高,因为集成的机器人企业,这几年虽然发展比较快,但非常分散,而且以小公司居多,能做到两三千万的规模已属不错,上亿就接近天花板了;而对于本土企业,要想在核心零部件自给自足、彻底摆脱对国外的依赖,恐怕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日本M ujin科技集团创始人之一刘欢则从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的角度对南都记者分析,这一市场的发展空间已经从硬件过渡到软件,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关注点还停留在硬件层面,实际这块在国外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很多核心零部件不但做得好,而且成本很低。

  相比工业机器人已相对形成稳固的市场格局,仍处于一片蓝海的服务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何谓服务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给出了初步定义,不涉及生产的医疗、农用、军事等专业服务领域,以及家庭和个人使用场景,都是它的领地。正因为其细分产品类别远大于工业机器人,业内分析指出,无论是在细分行业的独立研发,还是涉及到通用模块化设计,任何一个领域的突破,可能都意味着有数十亿的市场空间。

  上市公司已经在不断丰富产品线,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而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妙手机器人,更是一开始就发力服务机器人、涉足医疗、家用、科教等领域。对此,长期研究服务机器人的广州博斯特智能科技创始人陈黄祥分析,如今国内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力量仍然比较分散,而且大多是小团队运作,缺乏资金和客源,他计划搭建一个整合服务机器人资源的互联网平台,然后帮它们对接销售渠道和风投。

  手术机器人“租赁化”

  但服务机器人涉及的细分行业如此之多,在起步阶段怎么破?

  妙手机器人科技集团创始人谢明对妙手机器人的定位十分明确,把医疗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作为主攻方向。他从企业竞争的角度考量:微创外科应用的机器人无疑是最复杂的,如果团队迎难而上并率先取得突破,那将能很好地活下来。而环顾手术机器人的市场环境,只有美国的达芬奇机器人一枝独秀,但在中国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低,在他看来,这并不是因为国内的医院对此需求量不大,相反地,据他所知国内有400多家医院在排队申请采购,但国家对进口手术机器人有一定限制,这样一来,本土自主研发的产品算是有机会。

  不过,研发手术机器人可不是笔小投入,而且从临床试验到真正投入市场,要等上好几年。但谢明一点也不担心资金的问题,因为妙手机器人并不是只靠手术机器人一条腿走路,旗下还有分别做工业机器人和仓储机器人的子公司,而后面这两块业务已经市场化,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订单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些子公司也用不着花一分钱投资,凭借这20多年来在学界和业界的积累,完全可以用自己高含金量的技术,换当地投资人的市场和资金。“曾有好几家风投找过我们,但我觉得在现有模式下没有太多资金需求。”他表示。

  手术机器人推向市场后,预计售价是不菲的。谢明分析,首先得明确目标患者,那些对价格不敏感而希望通过高科技减少手术痛苦、尽快愈合的高端病人,会最先接受手术机器人,相应地,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会是妙手机器人的首选渠道;在商业模式上,大医院都不差钱,直接销售不成问题,但往后如果把市场扩展到普通医院的话,增加一种租赁方式供选择也未尝不可。

  对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杜志江对南都记者指出,租赁模式在医疗设备行业早就存在了;另外,南都记者了解到很多医院用的生化分析仪,设备本身很便宜,甚至是免费赠送的,但后续通过试剂来回收成本并且盈利,这些经验都是未来医疗机器人可以借鉴的地方。

  物流机器人“潜力股”

  医院里不仅需要解放医生、护士时间的医疗机器人,自个儿搭电梯运输医疗物资的“机器人速递员”是另一道风景线。有的往病区送药品,有的给检验科送样本,背后是中央控制系统的调度和数据交换。

  这是物流机器人在医院场景下的应用,实际上,无论是在特殊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内,还是在一般的事业单位办公楼或校园图书馆里,乃至日常的快递送货,哪里需要“运输工”,哪里就可能有它的用武之地,蔡伟认为,这是专业服务机器人当中的又一大“潜力股”。

  不过,适用范围广不等于都容易落地。最近被上市公司东方精工以5000万元入股的嘉腾机器人,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公司,联合创始人及营销副总裁陈洪波对南都记者坦言,目前物流机器人最主要的客源还是来自于生产制造企业,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引进机械手提高效率,现在补充“脚”的部分———A G V移动机器人,解决生产车间里同样繁重的物流运输。

  汽车、家电、电子是嘉腾机器人瞄准的三大潜在客户。不同于一般的A G V厂家按硬件来销售,嘉腾机器人的做法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提供一整套物流解决方案,硬件、软件全包括在里面。

  “一次性投入那么大一笔钱,客户最关心的是投资回报比,多久能收回成本。”陈洪波表示,考虑到客户在资金上的顾虑,他正在设想借鉴工业机器人的租赁模式,但在一个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不好把硬件拆分出租,相比之下,把软件拎出来出租似乎更加可行。“对于客户来说,控制软件确实不便宜,在部分解决方案里,可能比硬件还贵。”他说,以后可能会把软件放到云端,若需要使用按月支付费用就行,以此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蔡伟认可租赁模式在专业服务机器人上的尝试,他告诉南都记者,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能成为机器人王国,跟租赁业务的繁荣不无关系,当地甚至还成立了机器人租赁基金,这些有益尝试都值得国内企业效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网易新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