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机器人"拼接管道"送石油 科技展品不玩概念拿出实力

东方网 2014-11-04

石油科技机器人

72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导读:去年,工博会创新科技馆里的智慧屋是“一张沙发+一台电脑”,今年一个“五脏齐全”的可移动房屋被完整地搬进了场馆,而且4个不熟练的工人仅用了5个小时就组装完毕。记者昨天探营时,发现它是最先组装完成的展品之一。与智慧屋一样,今年工博会科技创新馆中的科技展品不玩概念,拿出的是“完成式”,展示出令人惊喜的工业实力。

  “火星车”太阳能板“方变圆”

  去年,国产“月球车”原理样机首次亮相工博会,吸引了不少目光,今年在“月球车”基础上改进的“火星车”又来了。“火星车”整体线条圆润流畅,背上两片太阳翼的展开形态由方形变成了圆形。据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了实现更大的折叠展开比,减少发射状态体积所做的特别改动。展开后的太阳翼有效面积大于3平方米,可在火星远低于地球光照环境下为车体提供能源。据悉,改造后的“火星车”既可用于火星表面巡视探测,也可用于其他行星探测。

  水下采油树可入海1500米

  长期以来,只有美国掌握了深海石油开采技术,中国想要开采必须先向美国租借设备,这一垄断状态如今被上海美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工博会上,你将看到实现这一突破的水下采油树,这套设备能够深入水下300米—1500米进行采油作业,而水下通过自主搜索,将一节节海底管道密封拼接起来,则是能够将海底石油送到岸上的关键。这套设备目前已在300米海下成功采油,年底将进行1500米的深海作业,如若成功,未来5年预计可节约采购成本100亿元。

  智能家居“打包”带走

  工博会上一个带露台的40平方米智能小屋,被国内多家酒店、商务楼宇、养老机构争相引进。小屋可以由多面墙体组合搭建,而“智慧”就蕴藏在墙中:集成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空气中有害颗粒浓度等传感器,这些数据在App上就能一目了然;屋中的一堵墙就是液晶屏,能够支持远程会议。

  在记者看来,前几届工博会上,其实这些技术早见到过,但此次亮相的整体“打包”方案,尚属首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东方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