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将成为全球新战场

551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未来几年,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势头非常猛烈。据罗百辉估计,2014年,工业在中国的销售量将达到70000台。2015-2017年的平均增长很可能达到36%。2017年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达到15万台,届时中国工厂里将有40万台的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参与进来。本土企业与国外机器人巨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机器人时代已快速到来

  2014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和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将于12月19日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以“人机一体,智能制造”为主题。根据以往经验以及本轮行情炒题材为主的特点,预计以机器人概念为主,配合人工智能、智能穿戴等相关题材概念也会有题材性表现机会。

  从当前世界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看,工业机器人的运用日渐广泛,它是应对全球老龄化,提高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德美等西方国家“再工业化”的重要领域,也得到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作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大中城市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式,工业机器人产业同样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在方面,随着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城市安防等行业发展和需求,服务型机器人的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机器人产业链不断延伸并向高端装备、高新技术等纵深化发展,我国装备智能化步伐也随之发展。从目前看,机器人时代已快速到来,有望成为我国高端装备中的重要分支,进入快速成长通道。

  参考PC和工业计算机的市场容量对比,未来服务机器人有望达到千亿美元级的市场。目前服务机器人还处于产业化前期,和无人机等单功能服务机器人已经产业化。另外,人口老龄化正在推动医疗及护理机器人快速产业化。美国已经有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直觉外科,以及外骨骼机器人上市公司REWALK,预计国内未来3-5年内会出现成规模的医疗或护理机器人企业。

  未来服务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人形机器人,将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而产业化。由于服务机器人兼具标准品和消费品的属性,成长爆发程度远高于工业机器人,这点从近几年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和大疆无人机增速可以得到验证。而且市场空间更大,因此未来服务机器人将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估值空间。

  投资公司盯上机器人

  据悉,迄今为止,东莞机器人协会已有80多个机器人企业会员,产业规模54.2亿元,产品涉及拾取、包装、上下料、机械加工、码垛等工业领域的,以及康复、水下、清洁等服务领域应用。由此,东莞已初步形成涵盖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原材料与基础件、工业软件等在内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并搭建起研发服务、金融服务和人才服务三大平台。

  “不要孤立地看待机器人,它是和科技新浪潮融合在一起的。”著名机器人产业研究专家罗百辉认为,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机器人技术与新兴信息技术必将实现“无缝衔接”。以此为基础,机器人在今后最大的用武之地之一将会是“智慧制造”。

  何为“智慧制造”?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如果一个女孩需要一瓶香水,那么她不必前往商店,也不必在网店“淘货”,她可以通过网络下单,注明自己的个性化要求,发送到“智慧工厂”;然后,那里的装配机器人会将香水瓶贴上射频标签,标签信息会自动与生产机器人进行连接,告知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种类、香型、瓶盖颜色和商标,机器人会按照要求进行调配生产,在装配线上,相邻的两瓶香水极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最后,成品会转送给物流机器人,按照地址送到客户手上。

  作为未来科技及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样的“智慧制造”将会颠覆工业和商业,而形形色色的机器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日前,电商巨头亚马逊启用了1.5万台机器人,应对圣诞购物季。这些机器人管理员被部署在亚马逊的各大仓库,人类员工只需在某个地方等待,矮矮胖胖的桔黄色轮式机器人便会将装满货品的货架推送过来,以便他们扫描所需商品。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一名员工每小时可扫描300件商品,工作效率是之前的整整三倍。与此同时,造裕机器人正在大力推进“机器人替换工人”的计划。虽然如前面所描述的“智慧制造”的整体规模化尚需时日,但造裕机器人在工业供料、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局部应用早已屡见不鲜。

  “关键是实现各个过程的联网,让各环节的机器人实现‘对话合作’。”在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丁汉看来,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会是以人为中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当全球信息技术的浪潮愈发汹涌澎湃,我们告别网上“淘货”,通过“智慧制造”自由“造货”的时间也许已不会太久。

  机器换人大势所趋

  走进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机器人,带给人们的也不光是利好,还有坏消息—有可能会导致失业。

  机器人和智能设备技术越来越成熟,机器人已走进众多行业,逐渐取代人工劳动。甚至某些领域机器人完成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已超越真人。根据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有700多种职业,面临被机器人取代的境况。

  近两年,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通过软件和算法,遴选出贷款风险最小的借款人,这些金融机构已不再雇佣信贷员,未来机器人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岗位。零售和快餐行业,也是“机器换人”的另外一个高风险行业,国内外许多餐馆已经部署了自动化系统,可以让顾客通过智能终端点餐。宁波一家餐厅,最近添置了一批“机器人跑堂”:当顾客点了菜,送餐的不是服务员,而是一台笑呵呵的送餐机器人。据餐厅老板介绍,这些机器人会说40句基本用语。此外,图书管理员、导游、秘书等服务性工作,都将面临机器人的巨大竞争。

  “在衣食住行、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领域都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的身影,‘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广东造裕智能装备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挺表示,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提高给“机器人劳动力”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

  在牛津大学的报告中,律师、歌手、记者等位列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前十位职业,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而不久前,一些财经媒体、体育媒体已经开始了“机器写作”的尝试。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如记者这样的职业,一些数据性、描述性的报道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人完成,但调查报道等个性化的创作,仍需要人类大脑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机器不能取代的。同样的道理,就不难理解舞蹈编排、画家等艺术类职业,为何排在最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之列。

  “也许人的就业方向将愈发集中于那些必须依赖大脑的职业。”在叶挺看来,人们是该考虑未来如何不被机器人“抢饭碗”了。

  全球机器人最大的买家

  据2014年度工业机器人深度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采购了32864台工业机器人,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32864台相当于全球去年每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被中国买下,这一采购量同比增长了近60%。而日本去年采购了26015台,美国居第三,采购23679台。中国扩大工业机器人采购量,是因为制造商受到工资成本上升、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转而寻求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

  瑞士公司机器人技术部门主管博·沃加德·纳塞斯(Per Vegard Nerseth)说:“中国拥有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不用几年,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将明显大于第二和第三位的市场。”

  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8~2013年,中国进口机器人的数量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而未来潜力仍然惊人——中国的制造业中,目前每1万人拥有的机器人为23台,而韩国相应的数据是396台。

  管理咨询公司凯宜(Solidianc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对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大型跨国制造商驱动的,特别是汽车产业。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其对机器人的需求占了全国的60%。

  凯宜亚太部门负责人皮拉·迪尔特(Pilar Dieter)说:“很多中国公司还宁可让工人吭哧哼哧地背沉重的货箱,而不愿购买昂贵的升降台。”

  不过,感应、液压、机动性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进步正在使机器人越来越灵活、精确与自动化,从而可被用于更广泛的制造领域。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总裁阿图罗·巴罗恩塞里(Arturo Baroncelli)表示,机器人适用于汽车、半导体之外新生产领域的潜能,将帮助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

  瑞士ABB、日本()、德国()等全球著名的机器人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开掘中国市场。迪尔特表示,机器人制造业目前主要由日本掌控,6家日本公司占了中国市场机器人销售额的一半,而中国领先的4家机器人设备生产企业只占了中国市场的5%。

  是舞台也是新战场

  2013年安川在全球销量预计年销售30万台,另外3家较大的世界级机器人制造商,第二大规模的abb年销量预计在25万台,第三大规模的日本发那科,年销量预计23万~24万台,第四大规模的是库卡,预计年销量15万~16万台。

  而在2013年,安川在常州的机器人工厂投产,一期年产6000台机器人,二期年产6000台,完工后年产能将达到12000台。此外,安川还选择了青岛作为第二选择。据悉,其在青岛高新区已辟出1000亩地,用于建立机器人产业园。

  同样的,其他工业机器人巨头也把更多的关注力和资源放到了中国市场。比如同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之一的德国库卡(kuka)位于上海的亚洲新工厂早已正式开业,该厂为其在德国外的第二大生产基地。据悉,库卡新工厂占地2万平方米,主要将生产库卡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台,产品可用于汽车焊接及组件等工序,以及其他广泛用途。该基地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这将占到库卡全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为单班制产能,这就是说仍保留较大的扩产潜力。

  ABB抢先一步,早已把全球机器人事业总部以及两大生产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此外和其他跨国公司不同的是,ABB将生产基地落户到中国的同时,其研发中心也在中国建立,致力于开发适合本地客户的产品。中国区负责人李刚曾表示,“ABB对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已经全面做好准备迎接中国工业机器人黄金期的到来”。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建厂,目的不但是为降低成本。实际上,因为机器人的进口目前来讲还是零关税,但是机器人备件或者零部件的进口却是有关税的,而且对技术型企业来说,并不能像劳动力型企业那样节省人力成本。

  而上述几家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坚持在中国建厂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就说明市场大,市场大就代表了消费群体庞大,之所在中国建厂是因为这样与客户的交接更方便更有效,可以缩短服务的响应速度,可以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反应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013年在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曾表示,《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上报发改委和科技部及其他有关部委,指导意见很快会正式发布。

  机器人行业原来没有行业协会,但是近年来,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合会,去年4月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盟,目前很多省市都在纷纷建立机器人产业,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辽宁,都有各自的机器人产业联盟,目的就是通过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的联合,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而国内机器人企业则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沈阳、安徽、广州数控是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其产品应用于搬运、弧焊、涂胶、切割、喷漆、科研及教学、机床加工上下料等领域。该公司一位人士说,机械行业中的喷涂、搬运、上下料都是目前替换需求很高的工种。

  在约10%的市场缝隙中,除了国内数百家机器人企业激烈争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内诸多机器人买方正逐步自己制造机器人,甚至成为新的卖方。

  现在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没有捷径可以走,要由国家或者有实力的企业主导,进行长期研发投入,这是必须的。特别是机器人本体,必须由国家主导,进行大的投入,进行研发,从关键零部件开始,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系统等。

  中国工业机器人业化面临挑战

  虽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不断的进步中,但和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更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本体制造企业35家,其中内资26家。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量均小于500台,整体市占率仅为4%。创新能力不足、人才不够、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对中国自动化发展形成了阻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可替代人工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还能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在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步上涨的今天,使用工业机器人也是企业降低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

  罗百辉指出,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已日趋成熟,重点在于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产业化,其未来将朝着标准化、轻巧型、智能化等方向快速发展。虽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不断的进步中,但和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更无法相提并论。工业机器人很多核心技术,目前我们尚未掌握,这是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在伺服电机及液压系统等方面都是我们在加大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向高端转变,承接国际先进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中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落实:

  第一,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政府要对国产工业机器人有更多的政策与经济支持,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加大技术投入与改造;第二,在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应该继续对研究开发与应用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产品和自动化制造装备同步协调的新局面;第三,部分国产工业机器人质量已经与国外相当,企业采购工业机器人时不要盲目进口,应该综合评估,立足国产。

  “创新能力不足、人才不够、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对中国自动化发展形成了阻碍。虽然中国正在极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但在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上扛着大旗占领阵地的依然是国外品牌。”罗百辉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兴的大型高技术产业。“十二五”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在制造业自动化中通过工业机器人可以为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和形成规模生产所需的成熟成套技术。其中广东造裕智能装备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业最佳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运营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企业,凭借自主研发创新的技术打造出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第一品牌,并让中国自动化品牌走出中国,走出亚洲,走向全球。

  尽管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广阔,但是放眼我国机器人领域,80%的市场份额仍由跨国公司占有。这一现在亟待打破,而且如此具有潜力的市场,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好机遇。如何成功抢占工业机器人市场装备至高点,已经成为每个工业机器人企业和个人所要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机电在线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