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财政年投5亿布局智能装备产业

21cn财经 2014-12-18

机器人智能装备规划

808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智能可穿戴设备大潮席卷全球,上千家深企也正在该产业中积极逐浪,深圳再挥“有形之手”进行提前布局,自2014年起至2020年,市财政将连续7年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昨日,《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配套文件《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亮相新一期政府公报,并描绘了未来7年内立志成为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都”的蓝图。

  目标:

  产业增加值超2000亿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支撑,深圳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领域率先发力,2013年产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组建了国内首个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积极开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多传感器融合、人机交互、智能控制、能量管理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机器视觉、智能信息处理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规划》底气十足的定下了奋斗目标——到2020年,将深圳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创新基地、服务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

  《规划》称,到2020年,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将着重推进跨越工程、孵化工程、可穿戴设备创新工程、智能检测仪器培育工程等8个重大工程。新兴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将拔地而起,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和医疗健康型机器人或将走入平常百姓家。

  行动:

  每年设5亿专项资金扶持

  《政策》进一步细化了对相关产业的支持细节,明确表示自2014年起至2020年,深圳市财政将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专项资金。其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并在深圳建设实施的,专项资金予以最高800万元配套支持。

  对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良好的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予以最高500万元配套支持;鼓励优势企业积极承担国家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予以最高1500万元配套支持。同时,相关产业用房将保证优先入驻并予以租金减免支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21cn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