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替代率仅0.23% 行业发展遇尴尬

中国银河证券网 2015-01-20

机器人人工智能

126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产业正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这么高新的技术,国际平均替代率是0.58%,中国只有0.23%。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上。0.23%的替代率意味着,中国有99.77%的工作还不能被机器人替代,但反过来考虑,这也证明了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布局的主要方向。无论是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 计划,德国提出的 ,欧盟、日本等国提出的机器人战略 ,还是中国的两化深度融合 ,其核心内涵和主要目标之一都是实现智能制造,而机器人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

  回顾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史,2003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萌芽期,机器人数量只有几千台;2004到2008年进入到起步阶段,机器人数量达到万台左右,但尚不能称之为产业;从2008年起,呈现出产业的苗头;到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需求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年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17年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40万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几乎是每周诞生两家,另外,在中国股票市场,具有机器人概念的,或者有机器人相关产品的,已经有50多家 。虽然在量 上取得的成绩惊人,但从质 上分析,很多内涵的东西,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从机器人密度方面来看,不论是国际替代率还是国内替代率,都还远远不足1%。因为现在的机器人实际上只是机械手,甚至只是一个机械臂,做不了灵巧性工作,这是机器人最大的局限。

  传统机器人算不上高新技术,我们应该对新一代机器人有一个认识。现在社会舆论经常提到的机器人根本不是未来十年要发展的机器人,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的数万亿美元的机器人市场也是针对未来新一代机器人 而言,纯机械手根本不在此范围内。

  中国具备了基本的机器人技术基础、产品基础和产业基础,目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上,2015年可能是中国跟国外的产业真正碰撞的时期,接下来的五年,可能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大洗牌的时期。

  事实上,国家层面针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扶持政策正在加速推进。去年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等目标。

  未来一段时期工信部在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的几大动作。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跟踪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组织制定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以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其次,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的要求,工信部将继续推进机器人产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织编制我国机器人行业标准明细表、结构图。对此,张相木补充道:我们正在准备组织认证和编制中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在这个领域里,也想把机器人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工信部还将在制定相关国际认证、搭建产需对接平台、培育国家机器人产业推广示范基地、加强机器人宣传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据悉,今年,工信部已经在铸造行业推广机器人,明年还将在原材料工业等领域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

  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一个抓手,机器人将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银河证券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