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今年用“机器人”探测排水管网 360度无死角

安徽网 2015-02-11

机器人合肥规划

1410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核心提示: 合肥市排水管网首次尝试的“”检测近日完成了老城区约17公里试验段的检测并通过验收,今年开始将在全市范围1300公里市管排水管网中进行全面的“内窥镜”检测。它能把管道内的所有情况360度无死角地传递到地上的显示器终端。

  带着摄像头的爬行机器人是CCTV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摄像头的“机器人”钻进下水道里后,便能把管道内的所有情况360度无死角地传递到地上的显示器终端,不仅省去工人下井的麻烦和安全隐患,收集到的影像还更精细全面……记者昨天了解到,合肥市排水管网首次尝试的“机器人”检测近日完成了老城区约17公里试验段的检测并通过验收,今年开始将在全市范围1300公里市管排水管网中进行全面的“内窥镜”检测。

  “内窥镜”检查将三年一次

  所谓“机器人”检测学名其实叫“CCTV检测系统”,CCTV检测系统由主控器、操纵线缆架、带摄像头的“机器人”爬行器三部分组成。

  工作人员通过放置在地上的主控器来控制“爬行器”在管道内的前进速度和方向,并控制摄像头将管道内部的图像通过线缆传输到主控器显示屏上,实时监测管道内部状况,并将原始图像记录存储下来,做进一步分析。这好比给地下排水管道做一次“内窥镜”检查。

  合肥市排水办河道管网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CCTV检测法在合肥属于首次使用,由于不确定检测效果,所以先选择了环城路内29条道路、全长约17公里的管网进行“试验”,并邀请了上海及合肥市市政院、规划院等专家对检测成果进行全面验收,今年将在全市范围推进。

  据介绍,全市市管排水管网总长约1300公里,预计全部检测结束需要三年,也就是说,计划三年进行一个周期检查,“以后这种检测也和目前排水管网其它的日常工作一样,进入常态化操作”。

  试验段没发现严重隐患

  市民或许还记得去年发生在北二环的一处因箱涵结构受损导致路面下陷情况,那么这次检测中有没有发现老城区其它道路下方存在类似隐患呢?

  据介绍,此次CCTV系统检测重点是检测出地下排水管道功能性缺陷和结构性缺陷。其中功能性缺陷包括哪里有淤泥、堵塞等情况,结构性缺陷则包括管道的破损、拼接缝的完好程度,以及一些因地下管道损坏变形而带来的地面下陷、地面空洞的情况等等。

  昨天,合肥市排水办河道管网科董科长告诉记者,就环城路29条道路排水管网的检测结果来看,管网的总体运行情况是良好的,并没有出现大的隐患。

  合肥管网最老也才二三十岁

  全市范围内下水管道埋深是否一样?最老的管道有多大岁数?对于这些问题,相关人士也做了解答。据介绍,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排水管网的使用年限通常是50年,目前合肥的管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的,主要是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而来,一般年代较早的也就是二三十年。

  另外,不同位置的管网埋深也不尽相同,老城区管网相对来说埋得较浅,最深的也在10米以内。另外,雨水管埋得相对浅一些,污水管相对深一些,按照合肥市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分布特点,对应来说,管网也是东南部埋得更深一些,不过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就有待下一步“机器人”细致检测了。

  管网“电子地图”将更清晰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检测成果还将进一步充实合肥市排水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含量。

  据介绍,以前的排水管网信息都是通过施工图纸来记录的,如果需要了解具体某段管网的情况,则需要查阅大量的纸质资料,而且同一段路,不同的施工单位可能还会有交织。有了GIS系统之后,排水管网的管径、高程、井盖位置等都可以在一张电子图上清楚地反映出来。

  随着此次CCTV检测成果中影像资料的同步导入,这些信息可以进一步叠加,“有点类似多维地图”,合肥市排管办信息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GIS系统的逐步完善,未来还能做一些分析预判,比如在汛期,根据管网的运行情况,分析堵塞的原因,做一些预警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安徽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