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大潮下,机器人泡沫是否来了?

世界经理人网 2015-04-17

机器人人工智能机械

849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据最新统计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的销量近13.7万台,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工业市场。作为概念下实现产业落地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资本涌进这个行业。但在火热大潮下,也有人担忧泡沫可能在滋生,一些不具备做机器人实力的企业也可能大干快上,一些不适合运用机器人的生产企业也可能盲目投资于机器人设备。

  对这个问题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执行副秘书长仇禾就深有感受,“我从事了13年的工业自动化,在两年以前,我跟朋友们说我是搞自动化的,他们会问你是搞办公自动化吗?这样的话,我就很难跟再跟他交流下去了。但这一两年,说到机器人,大家都很了解,很好奇。”仇禾说道,“从我在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的工作经验来看,我们2009年成立的时候,工业机器人用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是现在每天来登门拜访的投资人、机器人生产企业、企业,络绎不绝。所以说全国的机器人产业现在已经是超热了。”

  但仇禾也认为,机器人产业并不会像光伏产业一样,泡沫过后一蹶不振,“它跟光伏还不太一样,因为机器人就类似于飞机、电脑这些实际工业用途的产品,跟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东莞翠峰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孝峰持类似观点,“其实中国机器人跟工人的比例在全世界来说还是偏低的,所以如果在机器人销售、应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是还没有过热的。”他表示,“但是一些投资机构、产业政策,行业协会等确实是有一点多。”

  虽然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机器人产业并未过热,但不同企业是否应该上机器人,应该怎么引入,都需要仔细分析斟酌。仇禾指出,企业应不应该上机器人应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对于上了轨道的、上了正常的营运轨道的公司老板来说,你首先要保证产品的品质跟确定性,包括这个月能产出什么样、多少合格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要比人的稳定性要好。所以上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型企业来说一定会需要机器人。

  第二,从注重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上机器人后企业能省多少人,能降低多少成本,这是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决定是否引入机器人的另一个重要考量。

  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员工不愿意做流水线上枯燥重复的工作,而做这些工作,刚好是机器人的强项,从这一简单的角度看,机器人在中国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前景,非常有想象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世界经理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