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产业工人短缺待解

一财网 2015-07-07

职业教育

12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现在社会上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会修车的人越来越少。”这句话多少道出了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尴尬。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发展离不开人才,过去30多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基本是依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且大部分服务于对技能没有过多要求的低端制造业和低端服务领域。

  而今,中国提出制造业升级,互联网、3D打印等全面介入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对于工人的技能提出新的标准,隐藏的矛盾开始凸显。

  人社部一项统计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且严重缺乏,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鉴于人口红利的消失,10年后中国进入工业强国行列,这一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

  职业技能培训院校曾被寄予培养高端产业工人的厚望,但多年来,职业技术院校仍未迎来发展的春天。

  职业院校发展最大的“瓶颈”来自生源。例如中等职业院校,多年来,学习成绩不好的,对于学习没多大兴趣的学生都被挡在高等教育的门外,而中等职业院校只能在这些学生中展开生源大战,为了生存,职业学校大多没有入学门槛,采用面试入学,那么学生的素质就不言而喻了。此外,由于社会偏见等原因,很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报考职业院校,一些职业院校的招生计划还完成不到一半。

  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高等院校。一些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能力有限,仅能维持正常运转,特别是县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部分甚至停留在“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水平。缺乏专业教师,没有配套的实训设备,学生参加实训锻炼、定岗实习的机会很少。

  上述原因是造成我国职业教育迟迟得不到发展“元凶”。而作为人才需求端的企业也面临多重困扰,一线员工缺乏、人工成本高企等促使他们引入,但工业并非一切,大部分的工作还是需要手工完成,高端产业工人显得非常重要。

  改变尤为迫切。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正在被国内借鉴。今年3月,广东工业大学和德国埃斯林根科技大学达成在中国开展“双元制”教育合作。

  所谓“双元制”,即企业与职校联合培养学生,“一元”是企业,另“一元”是职业学校,要求把传统“学徒工”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结合在一起,学生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学生在企业以“学徒工”身份、在学校则以“学生”身份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

  “双元制”合作的中国版本为校企合作,这种校企合作在中国数量众多,但大多流于形式。大多数企业缺乏长远且稳定的人力资源规划,不愿承担太高的培养成本,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企业临时性的用工需求。

  需下力气改变的是劳动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一线产业工人长期处于待遇偏低、工作坏境恶劣状况。职校毕业生证书不被认可,与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人员相比技能更高,待遇却相当。江苏省2014年中职毕业生的平均底薪仅为1918元,为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

  此外,职校学生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歧视。产业工人上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打开,能够取得更多认可。例如,目前公务员和村官的报名是否可以把学籍要求降低,让产业工人有一个新的上升空间值得探讨。

  当然,高端产业工人的缺乏远非上述技术性措施能解决的,根本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唯此,才能在制造业全面升级中避免遭遇高端产业工人断层危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一财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