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运河区:如何打中产业升级发展的“靶心”

河北新闻网 2015-07-13

华工激光华工科技

17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作为中国激光行业领军企业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激光为主业的高科技企业,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大专项等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00余项,参与起草、主持国家标准制定6项……如今它已“花落”沧州运河区。

  在诸多新兴产业选项中,运河区为何要选择激光产业作为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提升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

 

  运河区一直以商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主要经济业态,由于多为投资驱动型、低效益型产业,多年来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崛起。于是,该区决定发展工业,走以工兴区之路,2012年初,建起了工业园区。

  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加之生态环境的压力,他们决定发展LED、安防等产业。但因技术水平低、成本高、产品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最后只好放弃。

  一般产业不行,该发展什么产业?运河区面临着新的选择。“必须创新思维,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走创新驱动、绿色崛起之路。”运河区领导达成新的共识。

  可那么多新兴产业,该选择哪一个作为主导发展方向呢?

  2012年7月,位于运河区的河北森茂特公司与总部在武汉的华工科技公司签约购买30台激光切割设备。运河区领导原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签约活动,没想到华工科技公司各类先进激光设备的展演让他们大开眼界:从普通的机械制造,到汽车重要零部件处理,再到航空航天设备,都有激光技术的影子。

  “我们能不能也发展激光产业?”运河区没有马上拍板,而是在了解国际激光产业发展现状的同时,又到武汉、上海、广州、杭州等地进行考察。结果让他们感到震惊:国际上,以美、德、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激光技术广泛于汽车、电子、机械、航空等领域。而国内,已基本形成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几大激光产业群,激光产业已成为国内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之一。

  回过头来审视自身:沧州管道装备、机械制造基础雄厚,但多数仍在沿用手工工艺,科技含量低,产品在中低端徘徊,急需提档升级;而森茂特公司与华工科技公司合作成立河北华工森茂特激光公司后,大力采用高科技激光技术,“麻雀”变“凤凰”,一跃成为全球石油筛管制造的龙头。

  必须追赶世界科技潮流,发展高科技产业。经过深入思考,运河区决定发展以激光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经过广泛论证,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技术支撑的华工科技公司。

  “一旦选准,就必须做成。”运河区委书记赵学明和区长高福纯,隔三岔五就往华工科技公司跑,一是表明诚心和决心;二是力陈优势和市场前景:沧州乃至京津冀、东北地区制造业规模巨大,但激光应用不发达,如果落户沧州,就能以此为据点,打开广阔的北方市场。

  经过一年多不懈努力,华工科技公司终将一部分新研发产品——半导体激光切割、三维机械臂激光切割等高科技项目放在了运河区。

  

  独木难成林。为形成规模效应,运河区成立了激光产业园,瞄准武汉、苏州、广东等激光产业发达的地区,吸引更多激光研发应用企业入园。

  2014年11月,位列光纤激光切割技术全国前三名的苏州领创激光公司落户激光产业园。

  今年5月,他们又吸引3家来自武汉、广东的激光加工、数控系统企业落户。

  目前,运河区初步形成了激光产业链:既有激光技术应用企业,又有激光技术研发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有华工科技公司为他们提供最新技术支持,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特别是数控系统企业入驻后,为入园企业提供了国际顶尖水平的控制系统,形成了新的技术优势。

  虽然有了多种激光企业,但还缺乏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即研发中心。没有这个“大脑”,就难以形成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完整的激光技术产业链。

  要占领高新技术最前沿,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新激光技术的话语权。运河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运河区又一次把目标对准了华工科技公司。他们知道,华工科技公司虽然把一部分最新技术转移到了沧州,但他们还有最重要的核心构成——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如果研发中心能落户运河区,不仅能为沧州乃至北方的机器制造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华中科技大学优秀专家的最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打造北方激光技术研发的新高地,成为北方新的‘光谷’。”运河区领导再次向华工科技公司力推研发中心落户。

  经过多次洽谈,华工科技公司最终同意在沧州设立“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心”。今年5月20日,“中心”正式揭牌。

  至此,运河区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研发中心,激光技术应用基地、激光设备制造基地,能生产国际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3D激光打印机等激光设备。

  北方“光谷”的建立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将使沧州乃至河北进入“光制造”时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河北新闻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