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工厂机器换的不仅仅是人

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5-07-13

机器人无人工厂工业机器人

21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随着珠三角地区持续掀起“机器换人”的浪潮,相关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也在不断提速。不久的将来,工业制造企业所需人力势必会不断减少,但相关智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投入却会相应增加。专家建议,制造类企业以及政府不能只从“换人”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进工厂,而应更多的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来改变工艺生产流程、解决制造周期、成本等问题。

  数十年来,广东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劳动力优势,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近年来,广东“用工荒”形势越来越严重,许多企业流失了大量员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在广东东莞,目前的用工缺口已达1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技术革命的不断革新以及随之引发的产品竞争,对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双重压力,广东探寻出了一条“机器换人”的道路。现在,广东的多家企业,已引入机器生产线,一些餐饮企业雇主还“聘请”了机器人服务员,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领域,机器人离我们都已经不再遥远。

  炎炎夏日,上海,受制于生产工艺要求,钣金车间不能开空调,只能用工业电风扇降温。在这样的环境下,机器人显然比工人更能适应。

  在工业领域,实体制造业企业向智能装备转型的氛围也是日渐浓厚,尤其是无人工厂的出现已经极大推动了传统的工业制造生产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全新阐释了智能制造。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企业和工人都将直面机器人浪潮所带来的种种颠覆性变化。

  

  近日,广州一家火锅店“聘请”了两位机器人服务员。机器人沿着环形轨道,就会按照指示将菜端到客人面前。该店负责人梁小姐表示,原本年初招了6个服务员,年后却只回来了1个,无奈之下只好请来了机器人做服务员。

  无独有偶,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开建了首个“无人工厂”。据了解,该公司正在推进的“无人工厂”建造体系首期计划投入1000个无人机械手,前期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上岗”。 原本需要超过2000人的工厂,现在只需要不超过200人的软件系统及中后台管理人员。该公司董事长陈奇星说,“‘无人工厂’会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甚至可达到90%的水平。”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在提出产业转型升级,不宜再用劳动力的低廉来作为发展产业的一个招牌。“新问题要用新思维去解决。比如用工荒的问题,劳动力不够可以找机器人。”徐少华说。据广东省政府日前发出的《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显示,广东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全省平均增幅19%。东莞上调到1510元。而东莞目前的用工缺口已达10万人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无人工厂”的开建将对“用工荒”形势有所缓解。

  

  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广东全省未来3年将累计投入9430亿元,引导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在政策补贴的支持下,许多企业纷纷开展“机器换人”活动。

  广东佛山一家电器公司目前“聘请”了多名机器人员工,员工只需要动一下按钮,这些机器人就能准确统一地对电器进行抛光打磨,而且相比传统抛光,不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灰尘,保证了安全卫生。“现在我们的劳动效率,每年以8%到10%的速度提升”,公司运营副总裁王伟认为,采用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出错率也极低。

  虽然“聘请”机器人能提高效率和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但也有员工担心,机器人上岗会抢走自己的饭碗吗?

  该公司表示,传统的抛光工人只需要经过培训,就能成为抛光质量检测员。工人逐步向产业工人转型,面临的是技术提升问题,而不是失业困境。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广东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章云称,人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但未来制造业人工会有所减少,设计、咨询、解决方案等智力服务领域的人工投入将相应增加,这要求进一步推动高等、高职教育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尽管面临着“用工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广东的各大企业不得不引入机器人生产线;但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机器换人”的革命似乎开展得更加顺利方便了。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东莞已有60%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和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已有约70家,机器人企业数已占全国总数的10%,工业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近15亿元,整个智能装备产业总产值逾200亿元。此外,在产业驱动、平台支撑、制度保障等方面,东莞也已形成规模效应。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广东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计划》指出,至2017年末,广东省拟初步建成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形成4个产值规模超10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建成2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机器人制造及相关智能装备总产值从2014年的300亿元提高到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6%。

  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的机器人革命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也刺激了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产机器人销量较2013年增长近2倍,市场占比提高近3个百分点。

  直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赛迪顾问日前预测,预计3~4年内中国机器人规模将高居全球第一,10年之内机器人密度即每1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数将超过500台。若当前中国经济和政策方向不变,全球各外部因素不出现大幅波动,预计中国最快在2030年工业机器人在各相关行业内提供的生产力全面超过产业工人,机器替代人的大趋势最快在15~20年后就将到来。

  不过,快速发展的“机器换人”战略也让业界有所担心。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之一的公司中国总裁顾纯元认为,制造类企业以及政府不能只从“换人”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机器人,而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来改变工艺生产流程、解决制造周期、成本以及整个工艺流程的问题,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工网—《工人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