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装备制造:行将挺起的坚强“脊梁”

中国机床商务网 2015-07-24
9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战略层面全面展开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时隔一个月,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传出喜讯,世界首台6.8万吨具有挤压和模锻双功能重型压机试车成功,填补了国家对大口径火电、核电用管的生产空白,提升了我国超大型锻压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能力。

  这是青海以卧薪尝胆的坚强毅力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愿望以及真抓实干的勇敢实践,在重振装备制造业、打造经济发展“航母”、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征程中迈出的坚实的、突破性的重要一步。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如何重振青海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青海省在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探索的重要课题。

  经过“十一五”的恢复性发展,“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紧紧抓住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采取发展高端产业、引进外来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等举措,加强与省内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的互补和服务保障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数控机床、环卫设备、专用汽车和非标设备等为核心的特色装备制造业体系,并显现出了新的活力,发展势头强劲。

  “十二五”前四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等诸多压力,1至6月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74亿元,同比增长25.9%。

 

  走进青海省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青海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促进装备制造业再次崛起的引领效果已然显现。

  通过制定《青海省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青海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以及《青海省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青海省进一步明确园区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打造产业集群,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园区围绕全省支柱、优势产业,以市场潜力大、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的高端产品为核心,重点引进了数控机床、环卫设备、专用汽车、重化工非标设备、石油机械、工程机械等主导产业。

  针对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和难点,青海省还不断加大投资力度。2011—2014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3亿元,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96.2%。

  同时,依托工业“双百”行动、50个重大工业技术进步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工业领域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省级专项资金累计达30570万元。青海装备制造业服务体系建设和680MN多功能模锻压机机组、5000辆专用汽车改装、石油钻机等项目顺利实施,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床商务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