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发展智慧工业 由“制造”转向“智造”开跑

大足网 2015-08-12

机器人重庆大足

1305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当工业4 .0概念开始风靡全球时,大足区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的步伐也在加快。借助大足区去年被纳入全市首批5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的契机,近两年,大足区大力发展“智慧工业”,工业由“制造”转向“智造”已启航“开跑”。

  到目前为止,全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初具规模。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是大足区由“制造”变“智造”的路径。

 

  位于经开区的重庆嘉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利用智能制造技术的投入撬动转型的杠杆,新市场得以开拓,产能得以进一步释放,今年总产值有望超过1个亿。

  “公司用三台‘单臂’组成了一个焊接工作站,利用“机器人工作站”代替人工焊接,可降低废品率10%—20%,利润可提高5%。”公司负责人称,机器人的运用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生产效率提高了20%—30%,这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来讲,可不是一件小事。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足区“三创一强”工作启动以来,技术创新成效最为明显,“机器换人”进程加快。全区引进冲床自动送料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等自动化设备100余台(套),改造完成90%以上的老式冲床、车床。

  大足区科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关键设备和技术的改造提升,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安全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器人成转型升级“核心动力”。

  

  随着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华创机器人和重庆国扬机器人三个机器人项目先后进驻,经开区开启了现代装备制造的新篇章。

  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是经开区涉足机器人产业的“试金石”,它的“成色”无疑是该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去年2月20日,由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和重庆机电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的重庆机器人项目落户经开区,其一万台机器人的生产规模以及顺利交付的两宗订单,让“中国重汽摇篮”又有了新骄傲。

  2014年,无疑是机器人行业的拐点之年。当重庆提出要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时,全市首个智能制造装备科技支撑平台将落户万古工业园区梧桐湖高科技产业园。集“产研配套”“产学配套”于一体的梧桐湖高科技产业园,不仅与重庆大学、重科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研究院等专业机构进行了深度的战略合作,而且已引进大连机床、哈工大机器人等6个智能装备项目。

  到目前为止,大足区成功引进重庆、华创机器人、国扬机器人、施罗德、哈工大工业机器人、博业自动化设备等10个项目,机器人实现“大足造”。

  

  伴随城渝高铁的即将通车,大足已进入“高速时代”。在城市发展新区和成渝经济区版图上,大足区位优势凸显,距空港、水港、铁路港国家一级口岸均在一个小时左右。

  然而,目前大足区传统产业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低水平加工、低成本竞争、低附加值等问题依然突出,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因此,靠低成本竞争、纯粹规模扩张、简单模仿加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区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想赶超发展的“高速时代”,传统制造业就必须在这个“十字路口”尽快转型,迎接智能制造时代,由过去粗放的制造业向中高端的智能制造转变。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的不断冲击下,一个地区如果不转型、不创新,这个地区就不会有更好的未来;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不转型创新,就会继续停滞不前,最终将被淘汰、被替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大足全区正在全力通过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通过创新驱动扬长补短、实现弯道超车,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致力于实现机器人制造全产业链覆盖,到2020年,大足区有望成为重庆市千亿级机器人产业的“领头羊”、重庆市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大足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