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四新”引领产业创新转型

28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当前,技术创新、创新、模式创新相互融合形成未来版的创新模式,“互联网+”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上海,作为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促进制造业的转折转型、创新发展,提出和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了上海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四新”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请问你是如何认识的?

  李耀新:《中国制造2025》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和旗帜,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承载着制造强国梦。上海结合本地比较优势和“十三五”规划编制,正做好与国家战略对接和细化落实工作。

  当前,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很快,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还不到位,税收负担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其次,有人将制造业与服务业对立起来,还在争论制造业与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孰轻孰重的问题。实际上,制造业与服务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皮”与“毛”的关系,没有“皮”哪有“毛”。服务业中70%的贡献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是制造业发展,要依托“服务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带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我们要把握产业变革新趋势,抓住“三步走”的战略机遇,坚持“求质、求新、求实、求进”,推动制造业的转折转型、创新发展。一是注重提高制造业本身的调整发展和成长能力;二是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提升的拉动贡献率;三是发挥制造业对未来创新力的拉动作用;四是体现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税收贡献等经济价值;五是体现制造业对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等支撑作用。

  以上海为例,地方要针对《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结合地方优势,重点聚焦有优势、有能力、有禀赋条件的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形成特色。要防止“唯GDP论”一哄而上、不同区域盲目竞争不协同,减少产业雷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此外,对制造业面临的困惑,要加强不同层面领导干部、企业家等人员培训。

  中国经济时报: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能力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李耀新:首先,应加强整体统筹,突出资源整合,国家和地方形成整体推进合力。一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避免产业链与创新链分割,整合基础科学和基础教育、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资源。二是要整体统筹发展,加强区域协调,优化制造业布局。三是地方要对接《中国制造2025》,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抓紧细化落实。

  其次,要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加强对行业的分类指导。一是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分层次、分领域、分类型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二是对产能过剩要有客观判断,不能砸锅卖铁式否决,应该有区分地支持和转型。通过采用多种路径,比如转型升级、外部输出,释放有效需求,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三是传统产业要通过“四新”予以改造,用市场的力量做总设计、总集成、总承包、总运维,创意创新、打造品牌,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转型提升。

  再次,正确处理好自主发展与扩大开放、政府与市场、自主创新与政策突破等关系。一是深化开放与合作,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审批制度改革;让市场发挥好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关键在政府。三是鼓励重大项目自主知识产权攻关,更加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培育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征的“拳头产品”。

  上海按照“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要求,正在研究制定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十三五”规划编制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提升规划层级。

 

  中国经济时报:上海提出培育的“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正在遵循哪些理念?

  李耀新:当前,上海的产业经济进入“非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的新阶段,面临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产业化和城市化“四个融合”的新常态,需要寻找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上海注重加强与《中国制造2025》在战略目标、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平台等方面的融合对接,落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加快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等。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要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我们提出,要回归到“四个看”:眼睛向外,看国际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我们自身的责任、能力和机会;眼睛向下,看企业、看基层、看企业家;眼睛向内,看政府职能转变,借助自贸区平台开展创新试点,改进工作推进方式。

  为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四新”经济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设定统计口径,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其“留白”在于突出市场基础性、企业主体性作用,企业更多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政府侧重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四新”经济的特点和模式有哪些?

  李耀新:“四新”经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融合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相互渗透。二是动态变化性,内容和形态随着最新技术和模式的突破应用发生变化。三是轻资产性,以知识智力资产开发和转化应用为核心,依赖核心人才团队建设。四是高成长性,扶持体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五是需求主导性,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价值链,消费者需求成为“四新”萌发土壤。六是基础环境依赖性,要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减少规制的基础环境。

  在“四新”的推进模式上,总结了以下类型,包括再定义再创意再设计型、平台模式型、并购整合创新型、需求拉动型、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型、异业联盟型、集成创新型、迭代平移型、碎片整合型、价值链提升型、“互联网+”典型示范型、软硬融合型、跨界融合型、产业链贯通型、业态与模式创新型等。

  中国经济时报:今后,上海要如何具体深入地推进“四新”经济发展?

  李耀新:我们要不断拓展“四新”经济推进成效。一是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通过“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产业人才基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四新”经济、园区转型、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众创空间“六联动”工作机制。例如,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为一体的创新联盟,推进“四新”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对接;建设“四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去年打造了网络视听、集成电路等8家基地,今年创建车联网、、卫星导航等12家基地。

  二是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方式,建立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推动联盟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政府回归到“四个服务”,即服务转型、服务创新、服务企业、服务人才。试点推广“四新”服务券,探索从“返税”转向“返服务”,目前正在实施1.0版本,将逐步推进2.0和3.0版本。加强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形成数据、行为、应用“三清单”和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三阶段”全过程信用管理机制,打造宽严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帮助“四新”企业梳理解决面临的问题。依托“2+X+17”工作机制,由经信委会同相关部门,梳理“四新”企业面临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如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限制,改进对互联网+金融、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行业的监管。去年梳理提出43个典型问题,已解决23个,今年提出36个问题,已解决14个。其余的问题,一是通过本市相关部门完善机制和政策加以解决;二是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并选取部分共性问题在自贸区先行先试解决,总结经验后再复制推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搜狐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