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魅力无限机器人盘点

搜狐 2015-09-10

机器人

66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3 分钟

  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和新技术迭出不穷,以前好多无法想象的事情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已经“入侵”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形形色色的出现会让人出现机器人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的担忧,但相信科技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运用和引导,我们的生活会因科技而更加的方便、快捷、舒适。

  现在介绍十款魅力无限的机器人,你会发现机器人正在从梦幻慢慢走近我们的生活,并且已经或将要担当重要的角色。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与一架原载239人的波音777飞机失去联系。据北京出入境边检总站消息,航空公司申报的旅客信息显示,机载中国人154名,外国人73名,机组员工12名。

  事件发生后,全球多国都投入到了寻找失联客机的行列中,中国海军昼夜出动搜索失联飞机,马来西亚、越南、韩国、中国台湾、美国等纷纷参与救援行动,经过各国共同的努力,搜寻人员已经基本确认失联客机的大概位置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城市珀斯西北约1550公里处,在视觉搜索没有结果后,开始部署‘蓝鳍金枪鱼-21’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参与空难飞机的搜寻。

  “蓝鳍金枪鱼-21”被称为美国海军目前最先进的水下探测器,它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并不为人所熟知。

  这款“蓝鳍金枪鱼-21”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由美国马萨诸塞州蓝鳍金枪鱼机器人技术公司研发制造,最大下潜深度为4500米,最长水下行动时间为25小时。蓝鳍金枪鱼机器人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凯利说:“这一设备的工作就像剪草机给你家草坪修草。”

  被投放至海底后,“蓝鳍金枪鱼-21”将发射声呐脉冲扫描海底,脉冲将向两个方向以弧形散开。“蓝鳍金枪鱼-21”会接收到在脉冲范围内物体的反射声波,利用“声波阴影”判断物体高度并形成图像。

  不过,“蓝鳍金枪鱼-21”无法在海底行动时向海上研究人员传输收集到的数据,图像专家必须在“蓝鳍金枪鱼-21”结束海底搜寻任务浮上水面后才能“解读”形成的图像。

  由美国海军提供的“蓝鳍金枪鱼-21”和拖曳声波定位仪均部署在澳海军“海洋之盾”号补给舰上。不过,“蓝鳍金枪鱼”一直“按兵不动”,缘由是这一设备与拖曳声波定位仪无法同时使用,而且搜寻效率远不及拖曳声波定位仪。而且在同一片水域中,两个利用声波探测的仪器会相互干扰,因而不能同时使用。

  “蓝鳍金枪鱼”将需要两个小时下潜到工作区域,利用声呐系统搜寻16个小时并绘制高清晰三维图像,上浮水面同样需要两个小时。此外,从“蓝鳍金枪鱼”下载数据并分析需要4个小时。

  但遗憾的是该水下机器人在执行任务六小时后,就超出了最大下潜深度4500米,其内部安全装置迫使它返回海面,而它原本计划执行16个小时的任务。

 

  各种新的移动设备不断诞生,但似乎没人会想到打印机也可以成为移动设备。如今,它出现了,具有革命性的机器人打印机。它用无线方式传输信息,尺寸小到可以装入衣兜,通过在纸上滚动完成打印。这款机器人打印机由一家名为ZutaLabs的以色列公司开发。这家公司表示,它将在打印业掀起一场革命。

  ZutaLabs公司目前正通过Kickstarter发起众筹,希望将这款产品推向市场。

  他们在Kickstarter(link)上这样写道:“现在的打印机只需要一个打印头,在一张纸上左右移动就可,”

  “我们曾这样问自己,为什么打印机不可以变成只需要一个打印头和一些小轮子,让它在纸张上穿梭打印,”

  “所以,我们的打印机就变得如此之小。”

  这款迷你打印机自带可充电电池,可与智能手机和电话连接传输信号。利用底部的一个喷口,它可以在任何尺寸的纸张上打印。

  打印开始时,喷头开始喷墨,底部轮子开始在纸张上移动,全向轮系统可使打印机向各个方向精确转动。当需要打印时,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蓝牙将请求发送到打印机。

  这款机器人打印机外壳材料为聚碳酸酯,仅有黑白款。

  产品参数:

  尺寸:高4英寸(10厘米),直径4.5英寸(11.5厘米)

  质量:约300克

  打印速度:1.2ppm(平均每分钟打印1.2张纸)

  打印精度:96X192dpi(可提高)

  墨汁:黑墨汁盒1个

  连接方式:无线

  接口:无线

  续航能力:1小时

  可连接操作系统:Android,IOS,Linux,OSX和Windows。

  在中国,旧建筑拆迁是一件非常恼人的事情,尤其是面对钢筋混凝土的时候,拆的时候需要用咚咚咚作响钻头,甚至还需要挖掘机和炸药。拆的时候产生大量噪音不说,伴随着的更有漫天的PM2.5,最后产生的建筑垃圾还得用卡车拖走,找地方处理掉。这种热火朝天并扰民伤肺伤耳的景象或许会面临着改变,面对坚硬的混凝土,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选择。

  ERO机器人就是为拆迁而生的机器人,ERO是单词erosion(侵蚀的缩写,从名字可以猜得到,ERO机器人拆迁走的是销魂蚀骨润物细无声的章法,而不是钻头那样分筋错骨刚猛路子。

  首先,ERO机器人通过高压水枪喷射混凝土的表面,使其内部产生许多细微的裂缝,随后瓦解。这样,混凝土中的砂石和水泥与钢筋就可以分离,ERO机器人可以回收打包砂石和水泥,以供之后重复使用,至于钢筋的用处就更大了。这个想法来自于瑞典设计院的学生,他于去年设计了这个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不过Haciomeroglu已经开始计划生产ERO机器人了,目前正在和制造商协商。如果确定合作成功,下一步就是生产和测试阶段,这其中可能要花上两三年。

  与ERO机器人相对应的,是全球日趋增长的建筑垃圾,在美国,每年有3亿吨的混凝土被浪费掉。至于中国,那就更严重了,处于房地产大跃进中国建筑垃圾重复利用率仅有5%因此,Haciomeroglu认为,ERO机器人在亚洲将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即使是在欧洲,拆除的混凝土建筑之后,也很少利用拆迁后的材料,这是极大的浪费。

 

  据外媒报道,美国航天局(NASA)出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最新研发出“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的建房机器人,24小时内就可以印出大约232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子,只要一个按键就可以操控机械打印出房子。由于大大节约了建筑时间和建筑成本,该技术让人类在移民月球或火星后可以就地取材,快速并且批量打印出“外星屋”。

  速度快:24小时打印出232㎡大宅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项目,由美国航天局出资赞助。据“轮廓工艺”项目负责人、南加州大学教授比赫洛克·霍什内维斯介绍,“轮廓工艺”其实就是一个超级打印机器人,其外形像一台悬停于建筑物之上的桥式起重机,两边是轨道,而中间的横梁则是“打印头”,横梁可以上下前后移动,进行X轴和Y轴的打印工作,然后一层层地将房子打印出来。“轮廓工艺”的工作速度非常快,24小时之内能打印出一栋两层楼高、2500平方英尺(约合232平米)的房子。

  成本低:省钱省力省料更快更环保

  据介绍,为了节省建筑材料,“轮廓工艺”机器人打印出来的墙壁是空心的,虽然质量更轻,但它们的强度系数约为10000psi(即每平方英寸能够承受10000磅压力)——远远超过了传统房屋的墙壁,而且节省了20%-25%的资金和25%-30%的材料。“轮廓工艺”最大的节省还是人力,通过使用3D打印机,“轮廓工艺”将节省45%到55%的人工,相应地也会使用更少的能源,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速度。该机器人不仅可负责打印外墙,铺地板、水管、电线,甚至连上漆、贴墙纸也一手包办,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工人,住宅建筑的许多部分,诸如水电、供热管道、门窗和吊顶等仍需要借助工人手工完成安装。

  外形美:波浪形外墙更美观更环保

  虽然“轮廓工艺”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的诞生意味着在这个领域会有许多新工种出现。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众多建筑机构和公司的关注。?霍什内维斯教授强调,这项新技术还可以将建筑构件根据需要制成任意形状,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直线形,比如可以让房屋墙面拥有弧形或波浪形的独特外观,既丰富了建筑的美感,又符合经济及环保效益。此外,它还可以在灾区重建、贫民区改造中大显身手。

  

  长相酷似肥版“瓦力”,一个“人”就能干完8个人的活,还拥有独栋“单身公寓”。昨天上午,笔者在瑞安110千伏北门变电站见到这个身形矮小但行动灵活的家伙时,它正认真地巡视变电所内设备。据悉,这也是全省首个110千伏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

  人工巡检一趟得1个半小时机器人半小时即可

  从温州供电公司相关人员口中,记者得知这部智能机器人还有个“大眼娃”的昵称。别看他个头不大,小脑袋灵活得很。仰角和俯视角各90度,平面还能水平转动180度,可无死角对电力设备进行巡视。要是巡检过程中快没电了,机器人还会自行跑回充电房内充电。

  据介绍,在110千伏瑞安北门变电站内共有139个测温接头和表计,人工巡视一趟至少得花1个半小时,而这部智能机器人只需33分钟便可完成巡检工作。同时,机器人巡检更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定点巡检或遥控巡检。此外,它还能在雷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或设备接地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代替人工执行巡检任务。

  据介绍,变电站运维人员每周都要对110千伏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一次常规巡视,每个运维站往往管辖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无人值班变电站。巡视工作量大,加上重复性高,人工巡检存在路途耗时长,到位率、及时性难以保证的短板。

  “以往负责这样一个站所日常巡检的最低配置是8名工作人员,现在一部智能巡检机器人就足够了。”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相关人员称,类似这种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在瑞安、苍南等地还有不少,“预计到今年3月将配备5台智能巡检机器人,负责瑞安、苍南两地3座220千伏和17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巡检工作。”

  温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相关人员表示,机器换人,可以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正常巡检作业和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当设备发生紧急缺陷,需长时间实时监测跟踪时,机器人就能代替工作人员寸步不离地守着设备”。

 

  机器人给你做手术,这个场景你有想过吗?机器人手术到底是什么样?洪德飞医生拿出了一张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培训时候的照片,画面中的他,坐在一个操作台前,而模拟的患者,躺在一米开外的手术台上。

  “一米距离并不算远,未来随着机器人手术的推广,我们可以给全省各地的患者乃至国外的患者,都可以动手术。”洪医生说,所谓机器人手术,就是医生通过一个操作台上的按键,控制机器人,给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动手术,而两者的连接线就是光缆,只要网络通畅,完全可以实现万里之外的手术操作。

  手术台前的机器人,并不是大家在科幻片中看到的大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的模拟人类外形的机器人,而是一台拥有多个手术臂的机器。这个机器脑袋是一个显示器,医生通过显示器可以看到患者身体内的构造,构造呈三维立体型。

  “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是二维的画面,需要外科医生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培养长期的适应能力。这个机器人手术的显示器,不但三维显示,放大倍数更达到了10至15倍。”洪教授说,传统的腹腔镜只能放大5倍左右,立体的画面以及高度放大的倍数,使得操作机器人动手术的医生,可以看得更精确。

  另外,机器人的手臂不只有两条,可以根据患者手术的不同种类和手术的复杂性,随时增加,基本上一些复杂的手术,四条手臂可以完成。而且这些手臂和外科医生目前的腹腔镜操控相比,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7个自由度540度的旋转,这使得许多原本无法探及的区域,都能够到达。

  2000年美国通过认证,正式推广机器人手术,逐渐在欧美被推广。截至2013年3月31日,全球共装机达芬奇机器人2710台,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广泛于前列腺癌根治、肝胆胰肿瘤根治和冠心病冠脉搭桥手术等。

  

  据微信公众号工业智能化的报道,德国德累斯顿综合纳米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创造出了一种远程遥控的精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控制向特定的方向前行,甚至直接向一颗卵子前进。

  这种精子机器人能够通过磁场进行控制的,活的精子细胞储存在细小的管子当中。这些微型管是由钛和铁薄片制造而成,而且圆锥形的设计能更好的存放精子。然而每个精子并非是手动放进微型管中。相反的是,微型管和精子被放置在同一个培养皿中,过一段时间之后,精子就会随机的进入到管子当中,并且最终被困在里面。

  这些微型管对于精子来说非常轻,精子在其中游动的时候就能移动,但是由于磁性元件,它们能够在磁场的手动引导下移动。精子的速度是由温度的变化控制的,而且它们能够以每秒100微米的速度进行操控。

  为了使受困的精子获得自由,研究人员能够使用磁场来拆解微型管,在一个预定的位置释放出精子。研究团队尚未完善这项技术,但是对于它的可行性非常肯定。磁场的操控也能够用于移动微型管离开你的身体,因此你的余生中不必担心这些微型管会在你的体内游荡。

  目前来说,科学家们必须完善这种运送精子的方法,然后在动物中进行辅助受精的临床试验,然后才能真正进行人类应用。希望一旦这项技术得到完善,我们就可以通过磁场控制我们的精子机器人奴隶进行比赛。

 

  人类已经不止一次表达出对未来技术的恐惧,比如机器人。《终结者》、《I,Robot》等机器人题材的无疑不采用了“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的基调,这种“威胁论”基本上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对机器人的看法。当然,目前的机器人还没有完全达到电影中能够独立思考的形态,另外其实它们还能够以更加没有“威胁”的形态出现。

  AndyMarchese拥有很多鱼缸,但他从来不需要喂鱼,因为这是用来演示其“软体仿真鱼机器人”的工具。这名科学家使用了硅胶、防水泡沫等材质,完美模仿了鲤鱼的形态,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软体机器人。

  显然,我们对机器人有一种偏见——金属骨架。但实际上,人们已经开始研发软体材质的机器人,来帮助我们做更多事情。比如,拥有灵活弹簧关节、柔性材质的机器人,可以根据需求变换形态,从而在灾区、危房中实现营救工作。同时,柔软的材质也让机器人本身的侵略性降低,减少对自身或是人类的威胁。

  软体机器人领域在去年吸引了大量关注,诸如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精英们,也在积极开发各种形态的软体机器人,将从生物学、材料学、机器人等众多学科搜集灵感并进行技术融合。我们看到了具有触手的仿生章鱼、可充气的机器人、怪异的四足动物机器人等,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机器人不再仅仅是“终结者”或是“3PO”,而是拥有更多形态。

  如果要想让这些软体机器人能够真正为我们服务,还是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加入。比如弹性材质的如何灵活地改变形态,又如何恢复本来的样貌。科学家们尝试了记忆合金等材质,但这些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软体机器人对于人类未来生活的作用,将是巨大的。它们可以成为人类的折叠式翅膀,让每个人实现飞行的梦想;也可以用于探索太空,甚至是成为残障人士的轻型假肢,或是用于微创型手术。总而言之,我们期待软体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看上去更加无害。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使用机器人操作手术已司空见惯,它们能够协助医师完成最精密的手术。目前,最新研制一种“机器蛇”可适用于医学手术,它能滑入患者喉咙,无需切口便能抵达指定身体部位,未来这种柔韧设备能在人体内执行手术操作。

  这种机器人辅助设备叫做“弹性系统”,是基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教授豪伊-乔赛特(HowieChoset)的设计方案,由英国医学研制。

  最初,机器蛇可用于探索奥地利废弃的茨文滕多夫核电站,但目前这种柔韧的内窥镜系统可以抵达其它方法难以接近的身体部位。同时,机器蛇能够确保患者进行最低限度侵入式疗法,加快医院治疗时间。

  医学机器人公司总裁塞缪尔-斯特拉弗斯(SamuelStraface)博士称,这款机器蛇是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首个机器人辅助柔韧内窥平台。该系统确保外科医生能够接近和难以形体化观测的身体部位。

  此外,机器蛇能够部署特殊设计的柔韧手术仪器执行手术操作。医生使用一个操纵杆可以控制机器蛇从嘴部进入人体,在器官和其它“障碍”周围漫游。

  同时,在患者头部附加一个高分辨率相机,使医生能够观察机器蛇的行进位置。这款机器蛇是由多个链接分段构成,确保它弯曲时仍能保持一定硬度。

  每个链接分段都模拟前一个链接分段的位置,避免在人体中移动时意外碰撞某些器官部位。在小型手术仪器两侧都附加着相机,便于在人体密闭空间内进行手术操作。

  机器蛇首先在咽部和喉头部位操作,未来它也可用于更复杂的手术,例如:心脏手术。目前,医学机器人公司的产品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

  机器蛇还可应用于其它科学领域,太空科学家计划使用一款机器蛇勘探火星表面,挪威科技工业研究院一支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如何使用机器蛇在火星难以抵达的地点采集样本。

 

  不用说,现代计算机技术开放接口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从最初的老式打字机到各式各样的硬件,再到现在诸如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络服务。而现在,新的计算机接口应用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英国的“工程艺术”公司最近创造了一款便宜的交流机器人SociBot。但它不是人类形体的复制品。为了节约能源和资金,该公司省略了它的部分腿部和躯干,整个机器人的高度只有60厘米。它最大的特点是除了具有类似普通人类的表情,也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表情。

  它作为应用程序提供程序在空间受限的地方使用。它有一个头戴式的摄像头、红外线感应器和方便输入简单指令的触控屏。它具备充分交流的音频功能。外观受脸部支配,脸上内嵌PicoLED投影机。此投影机允许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创建不同面部表情的表达类型。他的面部由半透明塑料制成,通过投影机在面部包括眼睛、鼻子和嘴的部分投射出不同的图案来组成不同的表情。

  另外,SociBot还可以与诸如摄像头等其它硬件搭配使用,可以追踪人类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对人类的情绪做出回应。比如通过它来判断对方的表情和情绪、甚至还能通过特定的算法根据女性的面部特征估算出对方的年纪。因此这对于和女性交流时非常有用,我们可以根据SociBot的结论在减去5岁来与对方沟通,这样既夸奖了对方又不会显得过于虚伪。

  SociBot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有手臂,另一个则没有手臂(SociBotmini)。两个版本的机器人都能识别声音,都会说超过20种语言。除了交流功能外,SociBot还能做诸如购物、接送小孩上下学和陪伴去展览馆等功能。有了这个简单但功能却一样不落下的机器人,未来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方便和有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搜狐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