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准备好与机器人抢饭碗

国际金融报 2015-09-14

机器人人工智能

357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调查发现,不同工作岗位的失业风险程度取决于专业化分工、职位等级和工作性质。最基层的操作工种有86%的工作岗位可以被机器替代,辅助劳动力则是受威胁第二大的工种。

  2015年,好莱坞著名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的《超能查派》让全世界都认识了“萌萌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查派”。在人们热烈的讨论着剧情的同时,另一个被探讨了50多年的话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再度被炒热。

  事实上,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约翰·麦卡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各个层面。今年以来,全球多家知名企业都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或者部署提高生产效率的人工智能引进计划。伴随着科技畅想日益“落地”,人工智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忧虑之声也此起彼伏,最直观的便反应在就业市场。

  “当今的大学生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就业市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教授Edward Hess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他们不仅将彼此竞争,还将与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智能设备竞争——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主要从事企业战略、认知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Hess教授相信,在这个市场获得成功,首先需要重新定义“智能”。

  

  9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携手乳品企业伊利集团发布“智造全球产业链”战略合作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乳品生产与营销。

  据悉,百度当天发布的机器人助理“度秘”(英文名:duer)也将在未来的程序中亮相。

  “度秘”拥有强大的对话和服务能力,消费者可以与“度秘”进行流利的语音交流,深入了解伊利全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伊利还计划将智能服务嵌入“智能眼镜”、“空气盒子”等百度智能硬件,基于硬件的大数据分析创新产品及服务。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9月8日晚间美国纳斯达克开盘后,百度股价稳步上涨,截至收盘,百度股价上涨2.18%,报收148.18美元。

  著名科技网站Venture Beat也撰文称,“度秘的发布,意味着百度已经通过强大的方式进入了新的发展前景。虽然人工智能的虚拟助理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百度为此提供自己的入口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目前,谷歌、苹果、微软和Facebook都是在此领域有所动作,这也预示着电子商务交易未来的巨大商机及繁荣景象。”

  近年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累积近500项核心技术专利,且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渗透。除了百度,多家IT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微软人工智能应用“小冰”与海尔集团合作推出智能家居应用软件。8月,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发布人工智能平台“DTPAI”,开发者可通过简单的方式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

  放眼海外,人工智能的席卷之势更是汹涌。今年5月7日,IBM宣布14家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癌症治疗机构将部署人工智能沃森(Watston),这套系统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根据病人的基因指纹选择出合适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最近决定在东京都内成立研究开发机构,从全球广泛招揽100名以上科技人员集中开发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人类的未来吃穿住行游购娱等各种线下服务,都可能通过人工智能解决,这样的科技畅想一旦“落地”,带给人类的或许不再是“福音”。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及美国的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在内的多位“聪明人”曾不止一次谈到人工智能或取代人类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会令大多数人失业造成社会动荡。神经生物学家亨利·马克莱姆通过“蓝脑计划”建立人类大脑模型进行研究,他认为计算机完成人脑复制只是时间问题,发明家雷·库兹韦尔曾预言:“21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不再是地球上最有智慧或最有能力的生命实体。”

  虽然这些观点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确确实实让机器人在很多领域取代了人工。例如,世界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总裁郭台铭早在2011年就宣布,公司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5年内引入上百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又如,2015年,海尔在沈阳的冰箱无人工厂就在智能互联的基础上,开始为用户个性化定制和生产冰箱。

  《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汤姆·斯坦达格认为:“科技的下一轮浪潮可能比以往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此前的技术革命发展速度缓慢,因此人类有更长时间进行再教育,从而从不需要技能的工作转换到其他工作岗位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使一些技术性工作也面临淘汰的危险(如法律文职人员),这将迫使更多人进入服务行业,难以被自动化取代的高技术性工作与其他工种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加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

  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项目经理马克·纳尔也表达了担忧:“与以往农业机械取代农民但创造了制造机械的工厂工作岗位不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功能多、能力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受影响的不仅局限于几个行业领域,而是方方面面。经济效益提高将是发展的推动力,这带来的社会后果是高收入工作将会越来越稀少。”

  由此可见,就业市场的不乐观,这是人工智能最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

  

  自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以来,德国计划备受世界瞩目。在工业4.0的工业数字化理念引领下,德国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及智能机器的使用率,已对就业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最新的调查统计显示,机器人已威胁到德国59%的工作岗位,这引起德国就业者的高度关注。

  该调查源于2013年剑桥大学发起的“未来的雇佣关系,就业将如何受电子化影响”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德国现有的3000万个工作岗位中至少有1800万个都可以被智能机器以及软件所取代。调查发现,不同工作岗位的失业风险程度取决于专业化分工、职位等级和工作性质。最基层的操作工种有86%的工作岗位可以被机器替代,辅助劳动力则是受机器人威胁第二大的工种。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坐办公室及从事文秘工作者最为危险:有约190万个工作岗位将受到智能化办公等技术的威胁。其他受影响严重的工作岗位有仓储、邮政以及快递行业(150万),零售业(120万)以及保洁人员(120万)。

  “在未来七到十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都很有可能改变如今的工作方式以及商业运转和管理方式。智能设备很可能将替代服务业的很多职位,这些领域包括财会、新闻、建筑、法律、金融和医药领域。需要大量情感投入的服务业工作,例如护理、咨询、教育或社会工作则将受到较少影响。”Edward Hess如此指出。

  Edward Hess的观点与德国的统计调查结果不谋而合——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将来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也就越小,反之亦然。比如,在一项手术中所用的器具和具体执行将来都有可能被自动化程序所取代,但永远需要一名专业的医生与病人沟通并操作按钮。这也告诉人们,需要与人沟通的职位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说:“很多事情是机器做不了的,比如一些需要思考、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力的工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允许人们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人类所擅长的工作中去。我们已经拥有会说话的汽车、手机,把老人从床上举起的机器人,提醒我们打电话给家人的手机应用软件,能拨打电话甚至打电话预订鲜花的应用软件,但我们仍然没有一个应用软件能做大部分人类都能做的事——情感上与人产生联系。”

  

  根据剑桥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接下来的十年或二十年内,美国66%的就业岗位较可能被技术替代。工业革命曾给人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劳动人口开始从农场转移到工厂。即将到来的“智能机器”时代却不太一样——它带来的技术革命将远超它能为人类创造的新就业岗位。这意味着,未来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否胜过一台智能机器?

  “我们首先需要更高水准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高度的情感介入、或者敏锐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Edward Hess看来,对于创新和学习的持续需求将对工业革命时期诞生的主导性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那么,企业员工来说,在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中,最重要的技能究竟是什么?

  Edward Hess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高情商和社交能力,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是未来人们应对智能机器人挑战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这个智能机械时代,成功的人需要拥有孩童一般的好奇心和开放思维,探险家一般的勇气,科学家一般的缜密思维,工程师一般的动手操作能力,艺术家一般的创造力以及企业家一般的实干精神。”

  Edward Hess认为,未来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在培养学生或者储备管理人才时,都需要重新定义“优秀”。在他看来,很多教育环境中,“聪明”是一个建立在数量基础上的概念,它意味着你比别人知道的多,犯更少的错误。然而,当知识的保鲜期很短,智能机械可以比人类更有效地搜索、处理、记住、分析、配对、回忆更多信息时,这个定义就可能不再适用了。此时,“聪明”意味着懂得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知道如何学习。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获得高分,我们需要在模棱两可和充满变革的环境中让他们学会有效地合作,管理自己的思维、情感、自尊心和情感防卫、对待一切已经熟悉的事物时依然注意先决条件、乐于接受更好的数据而进行修改。这些都是终身受用的技能,也是跨越所有专业需要的技能。” Edward Hess强调指出,“在课堂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小组实验性训练。这将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倾听,并检验自己相信的事物。在大学阶段,跨学科的主题课程、团队教学、院系和学校间学生的自由流动将会变得很有帮助。”

  Edward Hess教授给那些还在校园里的大学生的建议是,首先拥抱你所面对的奇迹、激情和挑战。开始让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这意味着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富于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人,开发更高的情商,提升社交能力,学会如何从失败中汲取营养。批判和创新思维要求具备人性、思维开放、学会倾听。努力练习这些技能,学会如何克服人类固有的思维趋势——寻求肯定和情感防卫。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国际金融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