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中的管理变革 用工模式正经历四大转变

山西新闻网 2015-09-16

机器人中国模式变革管理

4099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整个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所谓的“新常态”,7%的GDP增长不仅是可接受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在新常态下,企业经营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一定带来企业外 在挑战的变化。彼得·德鲁克也曾说过,我们要洞悉那些正在发生的,重要的但是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正是未来会极大地影响我们产业和企业 经营的关键。

  Kronos中国劳动力研究院上半年已经对当前业内的重要趋势观察,对2015年中国劳动力管理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这些趋势将给企业未来劳动力管理带来哪些具体的挑战?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替代工人,对员工素质要求更高,工厂只剩下技术工种,人更贵,更难招,原有的劳动力所具备的素质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19世纪,自动化技术就开始引发人们对于工作岗位不确定性的担忧。上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开始首次进入美国生产企业之中,人们对于机 器自动化威胁的担心又再次被摆上了台面。 如今已经成型的计划或概念里,无论是德国的,还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或者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绝大部分的机器人正在替代人的重复 性、枯燥劳动,体力劳动者受到的冲击将越来越明显。

  直方大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及总裁许正指出,“机器人替代人工以后,企业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业务跟服务业做更高附加值的发展,包括模式、业务组合的迁移,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的方向之一是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智慧型服务业,扩大对于高端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要加快电子商 务、金融、电 信等网络服务和后台服务发展,吸纳一批刚从传统制造业转型而来的劳动力就业,全面促进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提升。例如中国包括佛山在内的“世界工 厂”珠三角,在招工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正经历大规模的智能制造升级,让机器人更多地承担流水线上繁重、枯燥的劳动。

  机械化虽然会使一批人失去工作,但是会带来另一批就业甚至是全新的岗位,一个机械化的时代未来或许是美好的,但感受美好的前提是适应这种变化。

  Kronos中国劳动力研究院院长、Kronos大中华区总经理缪青就当前工业4.0或机器人的部署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提出见解:“机器人的部署会替 代大量重复性、简单的工作,但比较复杂的工作要用机器人的话很难实现,回过头来,它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就很高了,剩下的都是技术员工,技术人员代表着贵,人 贵了之后要把人、技能、要求、可用性和需求进行匹配,谁的匹配越好、谁的效益越高,竞争力就越强。”

  针对机器人替代人工后劳动者技能匹配所面对的挑战,Kronos大中华区高级顾问李品伟分享道:“Kronos里面很好的一点,就是在人员匹配上, 安排合适的、有能力的人操控机器人和设备。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智能设备,首先要有一个上岗证,经过考核后评判级别与熟练程度,定期使用后再重新考核,所以在 操作技能上,用什么人、达到什么技能、熟练程度等都可以在排班时自动推荐。还有一点,技术工的强度也很重要,因为操作设备需要一定的脑力,体力或许不是很 复杂,但是他脑子要很紧张,很容易出错,员工的工作时长,工作强度也要在排班时考虑。”

  在工业4.0的背景下,未来的人才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从纵向培养的层次结构,有研究型的工程师,高等职业培养的工程师,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二是从横向上看,牵扯到很多学科,包括机械、电子、通讯、软件、控制等。

  由这个趋势来看,跨学科的人才很重要,因为很多学科都需要有跨学科的背景。另外,专业性的人才会在新的环境下更专,同时跨学科的人才能在交叉学科进行交流时让大家有共同语言,此外还要有复合人才,情商智商都比较高,能够组织整个团队项目的实施。

  工业4.0给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是个性化的产品,所以企业需要的,就是个性化的产品、人才。目前中国不光是要在面向工业4.0的工业界培养人 才,还要用工业4.0的思想来反观教育。目前的教育体系,无论是研究型大学、型本科还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国都需要有一个柔性能够培养个 性化的人才。

  (二)机器人的引入,会造成工人的大量失业,劳动力与商业业态如何平衡?

  德勤中国制造业总经理杨莹曾表示,劳动力成本优势被视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工人的薪资水平的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领域竞争优势下降。但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国制造”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为了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中国已经开始自觉地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人口作为企 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支柱。报告预计,未来10年时间里,中国每年将向社 会提供大约1 500万到1 600万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在600万至800万之间。未来十年将提供超过6 900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大军,这相当于一个法国的总人口。

  预计在未来10年时间里,对劳动力素质有较高要求的IT、机械设备、化工等制造企业将会享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但对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例如服装、鞋帽、简单制成品等类项而言,劳动力短缺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将日趋严重。

  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同时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维护和保养等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会随之增加。只要劳动者不断加强知识技能 培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则可迎接新时代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所带来的新挑战;其次,机器人不能绝对地替代人,机器人只能从事简单、重复、机械的 工作,有很多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有意识、有思维、有情感的人去完成的。最后,我国未来将从宏观上实现经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新的产业将出现,如:装备制造业、IT行业等新兴产业,都需吸纳新的就业人员。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也将成为就业需求量最大的领域。

  北大纵横资深合伙人、Kronos劳动力研究院委员会成员朱宁表示:“机器人代替人工后,释放出的劳动力,要实现和制造业的互补,例如在东莞、深 圳,一个女工的职业生涯一般是从去鞋厂开始,经过大规模生产的熏陶与训练后,一部分人会进入电子厂,绝大多数会转到服务行业,再往上走是卖百货、化妆品, 实现自我摸索的过程。”

  对于机器人带来的体力劳动者失业问题,朱宁也比较乐观:“因为90后,相对人口少40%,70后一年大概有2千多万的出生率,而现在都是一千多万,所以到时候没有人工的话就要主动地替代,而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高,企业有点被动替代。”

  (三)国内没有好的机器人制造商,进口成本高昂

  2013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须形成完善的工业型机器人产业体系、高阶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由目前的约21达到100以上等,这意味着国家推动工业型机器人的数量将在未来6年成长约4倍。

  据了解,2005年至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

  许正指出,“机器人代替人工的确是一个大趋势,因为从劳动力成本来讲,比如广东地区,薪资的年增长是在10%到15%。机器人规模化以后,大概每年 价格会降个6%到10%,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国内没有好的机器人制造厂。好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在国外买的,像德国、瑞士,还有美国、日本。”中国虽 然是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接下来必然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向制造强国迈进,这需要更加精密的加工 与制造手段,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 会的到来,将来的机器人市场前景无限。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近3.7万台工业机器人,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其 中,国产机器人九千多台,产量是2012年的三倍。广州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周朝森表示:“按去年工业机器人的统计看大概是100多亿的市场,呈现一个 稳定增长的趋势。从2008年的统计数据开始来看的话,平均每年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增长速度。”

  

  (一)用工形式多样化发展,外包用工、小时工、碎片化用工,传统用工关系正在改变

  多元的用工形式,应该以劳动合同制用工为核心,以劳务派遣、工序(业务)外包、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等用工形式为辅,形成多元、灵活的组合式用工模式,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实践积累,对在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各类岗位适用的用工形式提供以下建议:劳动合同制适用于关键技术性、职能管理核心岗位、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 标、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岗位;劳务派遣制适用于企业中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等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岗位;劳务外包用工适用于企业非关键操作岗位;实习生适 用于企业非竞争力的事务性岗位;退休返聘人员适用于涉及专业技术、法律等要求经验丰富的岗位;非全日制用工适用于临时性、事务性或替代性强但具备一定资质 或相关经验的岗位。

  (二)社 会默认全职用工,难以突破固化的用工思维

  实行多元化用工,可以达到激活用工制度、降低人工成本、规避用人风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等多种目的。由于各单位的情况不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 实现,有些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还会相互矛盾与冲突。然而中国整个社 会默认全职用工,对于多元化用工没有准备好,年轻人更愿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为此企业在实行过程中需要掌握情况,权衡利弊,及时调整思路,以期保证主要目 标的实现。要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对照有关条款,重新审视采用多元化用工的动因,剔除与劳动合同法相悖的认识与做法,注意避免与纠正在用工合同解除、人员 工资安排上的随意性,这是使多元化用工制度健康发展、构建企事业单位和谐的内部环境、进而突破用人体制改革瓶颈的关键。

  缪青分析认为:“第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目前的刚性关系不能够解决;第二,类似于Uber这种重组的劳动雇佣关系,使得自我雇佣成为可能性,而 且应用了新的互联网的技术,还有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重新梳理整个劳动雇佣者的关系,使得从技术层面上或者新型雇佣关系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新型用工形式支持不够

  灵活用工形式具有人员范围广、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稳定、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时间长短不一以及收入偏低且差别较大等特点,对现行的社 会保险制度在缴费费率、服务措施、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多元化用工形式发展较快,而相应的劳动保障配套政策明显滞后,现行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多种用工形式发展的需要。劳务派遣、人才租赁等用工形式 是适应我国目前市场化就业形势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这一领域普遍存在着劳动关系与经济关系不清晰、劳务组织及企业运作 不规范、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劳动争议时有发生。我国的各项社 会保险在计费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的情况设计的,不适合灵活就业的情况和特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山西新闻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