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发展机器人 需找准市场缺口

南方日报(广州) 2015-09-17

机器人

966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互联网+”博览会落幕,制造再次留下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作为广深周边的二线城市,怎么开始和如何壮大机器人产业是一个问题。

  年初呼应《中国制造2025》而发布的《佛山智能制造2025行动计划》已经明确表态,高端产业、创新产业和智能制造将成为佛山智造核心,而则是一出重头戏。

  势在必行的前提下,首先应当分析禅城和佛山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长短板。目前来看,佛山制造仍然拥有三大“长板”:一是跟周边一线城市相比,佛山的制造成本仍有不小的优势,且拥有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即使工厂外迁,总部地位也依然稳固;二是跟长三角城市相比,佛山制造在许多传统优势领域都已形成发达的工业集群,拥有相对良好的供应链条;第三点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佛山制造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能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证。综上所述,佛山制造的市场潜力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这三点对于佛山和禅城发展创新产业和智能制造都十分有利。

  与此同时,佛山的短板也不容忽视。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是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的邻居。无论是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还是8月中郡研究所发布的《2015县域经济发展报告》,都显示长三角是我国县域创新的龙头,创新能力和创新集群规模远超珠三角各县,而珠三角的创新能力则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市县之间差距很大。尽管佛山不纳入县域经济考察对象范畴,但是实际上佛山五区不同程度具备县域的特点,再加上佛山的地理位置紧邻省会广州和创新之都深圳,如果不能及时突围,就可能面临被吞没的风险。而要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是第一驱动力。因此,盛会落幕后,应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整体创新环境的打造上来。在缺乏长三角那样的集群优势和珠三角整体创新合作背景的情况下,个体突围就需要极强的针对性,找准市场的缺口。比如,张槎街道提出做佛山“互联网+”的集聚地,就是一个好的方向。不过,在想要做、有基础做的同时,还得有这个能力做,接下来有必要聚焦锻造创新能力。

  在此插一句题外话,最近因纺织企业科尔集团在美投资建厂而引发的唱衰中国制造论,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其反映出的传统制造的出路问题值得思考,特别是禅城曾聚集了童装、针织等一些曾经名极一时的传统劳密制造业。如今棉花成本问题已令科尔这样的上规模纺企出走,顺应市场规律也应当是禅城的选择。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必然会令更多的人力被取代,因此政府也不必再过多地囿于解决就业而“两手抓”,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支持与服务上来,其他的就让市场说了算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南方日报(广州)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