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要抢媒体人饭碗?

兰州日报 2015-09-24

机器人人工智能

2469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1622年,一位名叫托马斯·根斯夫特的英国人整合了报纸上杂乱无章的新闻,成为新闻史上的第一个“编辑”。此后,编辑这个职位成为新闻传播“化腐朽为神奇”的重要一环。

  不过,近400年后,有“人”正对编辑一职虎视眈眈。近日,腾讯财经发布了一篇名为《8月cpi同比上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消息,内容平淡无奇,文章来源却成了头条。

  这条新闻是由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梦幻写手”(dream-writer)根据算法自动生成。

  这是中国国内首次出现由机器人撰写的新闻稿件。腾讯称,“梦幻写手”能够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新闻编辑部里来了机器人,记者和编辑的饭碗是否不保?就在一个月前,美国《纽约时报》名为“花开”(blossom)的新闻机器人名噪一时。据介绍,经这位“新媒体运营主管”挑选后推荐的文章,网站点击量是普通文章的38倍。如今,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新闻机器人突然出现在眼前,还是让不少媒体人脊背一凉。

  写新闻的机器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初露峥嵘的“梦幻写手”颇有些神秘,但新闻机器人其实已不是新玩意了。从2014年7月开始,在公司财报等新闻上,美联社就全面利用新闻机器人写作;网络公司雅虎也利用同样的机器人写作体育新闻。早在去年3月,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在地震发生3分钟后最早发布了一条突发新闻,也是新闻机器人的大作。

  支撑新闻机器人的是炙手可热的“大数据”,其核心则是一套能够运筹帷幄的“算法”。

  一般来说,新闻机器人要撰写一篇有模有样的新闻,需要几个步骤。首先是“采”,根据报道的主题,收集相关数据;然后是“析”,按照彼此间的关联对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并把数据放到更大的背景中来解读其意义;最后才是“写”,按照新闻的要求形成文本,再根据语法等规律写出可读的文章来。

  显然,新闻机器人并不是万能的。目前来看,适合通过机器人写作的新闻一般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硬新闻”,主要集中于财经、体育等程式化的新闻上。虽然又快又准,但内容却并不怎么有趣。对真正的编辑和记者而言,数据的分析往往是枯燥和单调的,并且对于准确性和速度要求很高,而这正是机器人的拿手好戏。

  因此,对于机器新闻写作,美联社的看法是,这将让记者“做回新闻的本质工作,而不是忙于数据处理。”

  

  在编辑的岗位上,机器人承担的工作更多,效果也更好一些。

  大显身手的机器人编辑“花开”,其实是《纽约时报》内部团队沟通软件中的一个聊天机器人。“花开”的工作流程同人工编辑也没有太大区别。每天,它都会从超过300多篇文章中挑选出看好的“潜力股”,推荐给相关编辑。

  为何“花开”的眼光如此独到,以至于能够大海捞针甚至点石成金?“花开”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在于其背后的技术支撑。

  据媒体报道,“花开”的创造者是《纽约时报》的数字科学团队。“面子”上,这个产品被整合到了编辑团队日常使用的办公软件中,只要输入一串指令,这位“编辑”就能迅速推荐报道。而在“里子”上,“花开”融合了非常前沿和复杂的算法,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把最有可能“引爆”朋友圈的文章推荐给编辑。据悉,通过学习和进步,“花开”还有可能自己做标题、配等,有望将编辑从乱花渐欲般的信息中解救出来。

  事实上,“花开”的雏形早在2001年就已诞生。当时,谷歌公司利用自己的“算法”,在首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开创了用机器选编新闻的先河。一方面对新闻内容进行要素拆分,另一方面对用户进行“素描”分析,由此计算出某条新闻对于某个用户的价值和重要程度,便形成了所谓的“个性化推送”。

  如此看来,“花开”更像是技术更新迭代的进化版,其作用类似于助理的角色,在文章的选编环节辅助人工

  编辑的工作。在《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机器人能够利用数据核实文字的真实性,帮助编辑进行写作和核查。而在利用机器人当编辑方面,互联网公司的步子迈得更大。在中国,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手机产品,都是这一领域的“新贵”。

  有学者认为,这类产品的出现和风行,揭示了这样一种趋势,即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正在改变包括新闻生产在内的诸多之前依赖人力、脑力密集的产业和行业的生态和业态。

  

  目前看来,机器人替代记者和编辑的悲观论调还有些杞人忧天。机器人编辑和记者虽然技术规格高,实际上从事的却是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机器人的优越性之一在于它的单纯。在接受采访时,今日头条首席执行官张一鸣说道:“机器加算法会越来越聪明,但它始终很单纯。比如说把大象放进冰箱里,他只知道分成3步。”

  一方面,不断完善的算法为编辑和记者省去了大量机械性工作和力不能及的数据分析,成为编辑部里的贤内助;另一方面,也让新闻工作者有更好的用户数据及个人时间去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写作。这对新闻行业而言无疑是喜讯,不过对于那些基础性岗位的工作者而言,确实敲响了警钟。至于未来,机器人究竟能引领新闻行业走向何方,这既取决于技术的“脑洞”,也离不开新闻业自身的发展。

  放到更大的背景来看,新闻机器人的横空出世,是迅速发展的缩影,也是未来人类与智能机器人劳动分工的一个案例。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基于规则进行逻辑推理,适用于程序化劳作,可以处理数据量较大、时效性要求高的工作;而人类的思维特点在于不受限于规则,可从事更具创新性的工作。

  

  选题会一片迷茫?把握不准热点走向?今天用户喜欢看什么?这些痛点,机器人通通可以解决。只需提取社交热点走向,并给出分析数据,提供选题热点关键词和热文推荐,编辑们便可以据此广开脑洞,最强选题组合一网打尽!

 

  早在2012年年末,《华盛顿邮报》就启动了实时新闻核查项目,名为"truthteller"(吐真者)。“吐真者”是一名专注核实新闻准确性的机器人,他将新闻报道中的文字、语音等信息全程记录,并随时与“打假”数据库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异常,便会发出警报。

  在2013年美国众议院的辩论环节,多数党领袖声称给富人加税将会损失70万岗位,而在此之前这一不知真伪的论调早就被政客们使用多次。“吐真者”抓取到相关新闻报道后,立刻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华盛顿邮报》事实核查人格莱·凯思乐的反驳文章。将“打假”结果果断反馈编辑部,立下大功。

 

  2014年4月,多家网站报道了英国《卫报》正在进行的一项纸媒测试计划。该计划是《卫报》的一项实验性产品,每一期,“机器人”会率先将社交网络上的分享热点和关注热度进行统计分析,随即进行内容筛选、编辑排版和印刷,最后生成一份报纸。换言之,这是一张完全由算法生成的报纸。

  作为先驱产品,这项计划每月的印刷量仅5000份,而且仅在媒体机构内部流通。不过《卫报》有记者说,接到纸媒测试计划的一瞬间,感觉整个时代都变了。确实,《卫报》的“机器人报纸”入侵的不再是新闻生产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完完全全地化身“全能”总编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兰州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