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业催生发展新动能

苏州日报 2015-10-16

吴江吴江太湖新城吴江银行

2839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新常态,给新时期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命题。以制造业见长的吴江,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抓手在哪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动力在何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吴江人意识到,新常态是一个长期过程,更是倒逼企业转型的绝佳时机。等天吃饭要不得,吴江必须营造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小气候”。

  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长江流域经济带”“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举措,吴江以发展智能工业为龙头,以资本运作和创新驱动为推力,努力让企业发展更健康、更具竞争力,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再“造”一个千亿能级的装备制造业,推进工业体系科学健康快速发展16亿元、24亿元……这是吴江老牌台资企业瑞仪光电最近2个月交出的月度销售成绩单。

  出乎很多人意料,在用工紧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家在吴江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曾以代工为主电子信息企业,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倒越过越滋润。

  原因,就在于智能制造。

  近年来,瑞仪光电在“机器换人”上的投入累计超2亿美元,不仅用工减少6500人,产品也从背光模组向iPhone6S等智能手机业务转型。

  同样,吴江台企龙头——中达电子在生产中导入SCARA ,不仅日产能提升近3倍,而且还大幅提高产品的出厂质量。  目前,中达电子在职员工已从最高峰的3.4万人下降到2.4万人。 吴江民企也不甘落后。 亨通光电投入5000万元,实施“智能化集中控制”,流水线上的原材料、产品质量和生产效能统计数据、订单完成进度都可实时掌握。在用地面积未增加的情况下,工人减少三分之一、光电缆产量实现翻番;盛虹股份借助“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年节约成本1500万元、用工率减少34%、人员单产提升30%、产能提升33%,产品外观不合格率降低至0.25%。 吴江区经信委统计,吴江全区150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试水智能制造的企业占90%以上。而且,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是与“互联网+”相结合;不是“单打独斗”,是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向制造智能、智能装备的发展迈进。 康力电梯投入10亿元,实现了制造智能化和运行智能化。维保人员坐在总部办公室,就能远程监控全球所有康力电梯的运行状态;博众精工专业从事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及软件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其客户均是微软、谷歌、联想、华为等知名公司。 如今,智能制造已渗透到设计、研发、生产、管理、销售全产业链,并在吴江民营企业、欧美企业、台资企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大企业、小企业“遍地开花”。

  “以前,传统的转型模式是梯度转移,把低端产业迁移到劳动力富余、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如今,在智能制造面前,这样的方式完全没有竞争力。”吴江区委书记梁一波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吴江的抓手就是加快发展智能工业,这也是的核心要义。借“智”转型、借“力”升级,切口虽小,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此,吴江出台酝酿已久的《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实现以智能制造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

  围绕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产品)、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性电商等智能工业的六大环节,吴江通过典型企业示范推广,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强化装备引进和研发,推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提升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层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吴江先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同时,针对智能制造需要的大量“机器人”,吴江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已吸引超过100家“专、精、特、新”的优质智能工业企业落户,年产值超200亿元。而且,这些企业以欧美企业为主,规模不大,占地一二十亩、投资一两千万美元,但各个拥有核心技术,生命力旺盛,每年上缴税收达一两千万元。对于提升吴江先进制造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区域经济的产业实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到2020年,吴江全区装备制造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其中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年产值超500亿元;使用达1000台(套),智能装备占制造业装备量的40%以上。同时,大力培育物联网、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力争突破2000亿元。

  “加快智能工业发展,不仅要让传统产业‘留’下来、‘活’得更好,新兴产业‘跑’起来、‘长’得更壮,还要再‘造’一个千亿能级的装备制造业,推进吴江工业体系科学健康快速发展。”吴江区区长沈国芳说。

 

 

  如果说,智能工业是一棵“大树”,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那么,资本运作和创新驱动则是“树干”,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帮助它们向“专、精、特、新”转

  型,为“大树”茁壮成长输送“养分”。

  “实体经济发展一定要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和好项目,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速向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梁一波说,国内企业融资,80%靠银行,20%靠资本市场,而发达国家完全相反。这几年,吴江经济发展的重点就是鼓励和推动企业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如果吴江有大量“新三板”企业、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无论对区域经济的“小气候”还是行业经济“大气候”的健康发展都将非常有利。

  为此,吴江提出“百家企业上市行动计划”,每年从中选择30家左右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由区发改委、上市办进行上门走访推动。同时,邀请全国股转系统专家,结合当前新制度、政策和资本市场动向,进行挂牌前后资本运作的专题培训;为企业挂牌、上市提供各方协调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等。

  企业一旦挂牌或上市,吴江将分别给予200万元和300万元的奖励。同时,对于企业“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也将给予100万元奖励。

  目前,吴江已有上市企业10家,其中境外上市2家。今年,华源包装已顺利拿到IPO发文,申龙电梯也已过会,两家企业只待IPO重启就可正式敲锣上市;拥有“新三板”企业17家,其中8家挂牌企业完成做市交易,获得定向增发再融资4.1亿元。

  吴江区发改委主任戚振宇说,随着做市商制度、分层管理和转板等创新试点制度逐步完善、实施,“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今年年底前,吴江挂牌“新三板”企业将超过20家。

  吴江还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创业基金;设立科技与新兴产业“拨改投”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提高、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引导作用;设立并吸引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落户吴江……在吴江看来,无论是60亿元的私募基金“安家”盛泽,还是15亿元的公募基金“扎根”汾湖,均为当地企业乃至区域经济带来诸多“红利”。

  发展智能工业,创新驱动是另一重要支撑。

  人才“55352”工程、“名校优生”人才计划、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高技能人才计划、优秀人才“生根计划”……一大批资助、优惠政策的出台,让各类人才青睐吴江、落户吴江。

  目前,吴江人才总量已超23万人,高层次人才超1.5万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41人、其中自主培养11人,省“双创团队”2个、省“双创计划”31人、市“姑苏人才计划”50人,区科技领军人才295人。

  同时,吴江开发区(同里镇)、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吴江太湖新城(松陵镇)、吴江综保区和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6大创新载体不断升级;国家级吴江科创园、汾湖科创园、盛泽科创园和省级太湖新城科创园不断壮大;各类专业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创新发展平台也在吴江“遍地开花”。

  其中,既有“高大上”的清华汽车研究院、智能装备产业园、苏州湾软件园、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也有用互联网思维替代传统投资,打造流水线创新创业模式的“米龙谷”“思源创业园”等。这些都为企业“智慧转型”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台新政策、搭建新平台、培育新优势,一流的服务和包容开放的“众创生态”,为吴江智能工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吴江还拥有诚信、透明、法治的政府服务,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上下游配套产业,这些都将成为企业健康发展最好的保障,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苏州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