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机器人 贵阳决出高下

贵阳网 2015-10-20

机器人机器人大赛

1015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比武 潜水 服务

  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2015中国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昨日在贵阳落幕,来自清华、北大等全国387所高校的1983支参赛队伍、近4000师生经过激烈对抗和现场测试,共决出32个冠军、181个一等奖、265个二等奖。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2000多个机器人不仅进行了足球赛、篮球赛等竞技项目,、水下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集中亮相,也让市民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

  

  昨日上午,在一号馆的服务机器人赛区,一个纸盒大小的方形机器人灵活绕过3个水瓶大小的障碍物后,在一扇真门和一扇假门前停下,经过短暂的识别后,它成功通过真门,抵达终点。

  据悉,本次,组委会对参赛队设定的第一要求是机器人造价在1万元以下,因此,各参赛队费尽心思节省成本。记者看到,许多参赛队并未采用微型电脑,而是将笔记本电脑绑在服务机器人上使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部分家庭服务机器人都能识别障碍物,但其动辄数十万元的造价让人望而却步。不过,服务家庭的机器人正从无到有,在不断增多,机器人端茶送水、开门迎客、打扫卫生……过去中常出现的场景,正悄然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在二号馆一个26平米的大水池内,海军工程大学的队员将一个白色的机器人放入水中,其螺旋桨随机开始旋转并潜入水中。

  据海军工程大学研三的吴同学介绍,他们的作品不仅外形酷似《泰坦尼克号》中找寻沉船的水下机器人,操作方式也和电影中一样通过遥感控制。

  这项名为水下作业的比赛,机器人要经过撞球、抓球、运送、拔旗和插孔等7个步骤,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的队伍获胜。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常杰说,水下机器人的范围很广,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水下搜救。“马航MH370的水下搜寻工作主要就是靠它完成,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

  据了解,用于马航救援的水下机器人能够下潜六七千米,水上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实时了解水下情况。

  “我们正在努力,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救援队使用的水下机器人是中国制造。”常杰说。

  

  “汶川地震时,有一架救援直升机坠毁,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导致救援人员伤亡。”西安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刘同学说,他们正在努力用机器人替代救援人员运送物资,希望在灾难发生时,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在昨日救援机器人比赛中,勘探救援机器人会根据队员事先写好的代码,自行越过高台、障碍,将“物资”放在指定区域,然后4旋翼的无人机起飞并携带“物资”飞行到指定区域,随后将其投放在规定范围内,最后平稳降落。

  “现实救援中,常出现道路不通,只能用空中救援的情况,因此机器人陆空联动非常有实际意义。” 刘同学说,比赛是模拟救援,因此,勘探救援机器人和无人机都是“缩小版”,一旦技术成熟,将让救援人员的工作危险系数直线下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贵阳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