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宜热不宜燥”

新华网 2015-10-23

机器人

566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毋庸置疑,产业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已是关注焦点。前不久无锡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了针对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发展要求,强调要通过深入推进等智能装备,提高企业精益生产与管理水平,并将工业机器人纳入优先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必须注意的是,本地机器人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存较大差距,要想得到持续发展,政府与企业都必须保持“热而不燥”的心态,力避从前在光伏、钢铁等行业出现的盲目扩张、低端同质化竞争的情况。

  正处于谋求产业高端化关键节点的无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制造业门类众多、劳动强度大等因素都成为“机器换人”的现实动力。同时,本地机器人普及率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珠三角城市存在明显差距,说明市场刚需巨大。无锡机器人企业要想在这轮产业大潮中分得一杯羹,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与优势。这一点,对于本地政府而言,尤其需要先期引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布局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市政府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但无锡市企业存在“散、小、乱”等问题,产品差异性不大,在产业初创阶段问题并不凸显,若不提前规划,难免走上许多传统产业的老路。

  实际上,本地机器人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仅靠价格优势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关键突破。只有提高自身核心技术水平,才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政府也要运用好“有形之手”,集中精力推进产业链规划和技术成果转化等工作,从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华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