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制造业以机器换人 锻造技术打造品牌

大丰日报 2015-10-28

机器换人江苏经济

1086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如今的大丰产业发展,赫然呈现一道“双面风景”。 一面是光芒耀目的互联网新经济,它们体态轻盈、商业模式新颖、成长爆发性强;而另一面则是存量巨大的传统制造业,它们相对重资产、盈利模式传统、产品技术亟待升级。 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互联网化转型,虽是一个宏大命题,却落脚于一个个样本企业的点滴寸进之中。

  2010年,由西团镇政府牵头,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联合组建的“江苏省金属表面处理装备科技创新检测化验公共服务中心”创新服务平台正式建成,打通了大丰抛丸机产业由制造到“智造”的高速路。如今,该中心已经为各抛丸机企业培养了数千名技术人才,申报几十项专利,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科技创新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大丰“智造”。由金风科技投资建设、位于海上风电产业装备集聚区的江苏首套智能微网项目,自今年3月份工程结束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120万千瓦时,为我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绿色能源。而在新能源淡化海水公司、在上海纺织(集团)大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森威精锻……“机器换人”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机器换人节省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大丰已经成为共识。正如新能源淡化海水公司一位负责人所说,机器换人的本质是以设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整个大丰制造都因为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的深入推进,改变了面貌。今年1至3季度,全区完成规上工业开票销售416.1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万元工业增加值用工人数则不断下降。

  如果说“智造”意在提升大丰制造硬实力,那么品牌制造则意在提升大丰制造软实力。大丰虽然是制造业大区,但品牌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品牌少,出口利润低,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大丰制造业来说,打造自主品牌仍然任重道远,好在很多企业已经行动起来。

  10月21日,记者到德航重工采访。宽阔的厂房气势宏大,先进的钻机生产线正在紧张工作,一批大型非开挖工程机械已经制造完毕。即将出厂交付的钻机上,德航重工的蓝色LOGO格外醒目。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德航重工的品牌已经在业内迅速打响。连续三年登上行业权威杂志封面,邀请知名人士作为代言人……德航重工对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打造非常用心。“企业制造出优质的产品,打造出知名品牌,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以质取胜的关键。”德航工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林培认为,打造知名品牌,是实现以质取胜的重要内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品牌的生命。因此,他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看家之宝”——20余本专利证书,其中不乏含金量极高的发明专利。比如增土装置,就是国内首创。作为一个本土企业家,柏林培告诉记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丰企业意识到:企业价值的体现,就是看竞争能力。大丰制造的产品只有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创出国际知名品牌,才有国际竞争力,才有国际主流市场上的话语权,才能实现以质取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大丰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