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需提防陷入“红海”

第一财经日报 2015-10-30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中国制造业

3192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根据国际联合会(IFR)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销售数量或将增加接近1倍,数量上达到40万台,中国有望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内市场。

  在多轮前景看好的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背后,是“如何在低谷中崛起”的产业命题。只有这样,国内机器人产业才可避免“光伏产业”似的低端竞争格局。否则,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时代”就无从谈起。

  

  赵勇的办公室摆放了各种机器人的模型。他的“新宠”则是一台双臂工业机器人。该机器人左臂和右臂在运动中能确定好各自的方位、高度和转速等动作。这对习惯于“挥舞双臂”的人类不足以惊奇。在赵勇的眼里,却代表了“工业文明的最新成就”。

  对“机器人”定义,总体上可区分为三大类:“工业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现在普遍用于航拍的“无人机”在广义上属于“特种机器人”的范畴。

  赵勇之前从事智能自动化设备销售的市场经理,改行从事了机器人业界的信息交流服务,目前负责的运营。

  他说,工业机器人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只不过它们更多地出现在产品的生产端,比如汽车装配线上、饮料的包装、巧克力的切割以及袋装注射液的装箱上。

  如果制造业中没有这些工业机器人在作业,人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位于上海宝山区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上海以机器人产业为主题定位的产业园区。该产业园副总经理李臻用这样的假设勾勒出了机器人对于“传统工业转型”的意义:机器人使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一致性以及工业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减少物损、保持产品的品质。

  在机器人领域,更大的价值可能来自于对人的尊重。

  “谁会愿意在高温、充满粉尘、喷漆锻造和切割这样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甚至会吸入金属粉尘的环境中去工作,而且时间可以长达24小时?”上海(002527.SZ)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人产品事业部总监周朔鹏认为,“机器人”则是最佳人选,其“内在逻辑”在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有想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愿望,机器人当仁不让地将承担“脏、乱、差”和“危险系数高”的工作。

  一些正在发生的现象支撑起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雄心壮志”:在制造业密集的广东、浙江两省,从事生产的工人年龄结构正在偏大,甚至招不到年轻的工人。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在来临?

 劳动力短缺催发产业“黄金期”?

  伴随着节奏感强烈的隆隆轰鸣,两只定位精度仅有0.01mm的橙黄色机械人手臂就此汇合在一起。这是雷柏科技生产车间里两台标签机器人的合作场景,一旁的雷柏科技副总经理邓邱伟将其称为“世纪之吻”。

  雷柏科技(002577.SZ)原先从事电脑周边产品的研发销售,公司用工数量曾一度达到3200人左右,但公司制造总监查代松发现,“难招人,且一年胜过一年。”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需求大于供给的时代。特别是在产业工人的需求领域,我国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已经达到1.45倍,这意味着技术工人岗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员孔祥战博士从产业结构的调整角度进行了分析:“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000美元以上,在这一阶段人们的需求开始变得复杂,年轻人开始不再愿意进入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工作,这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的。”

  调整过程中,雷柏科技一次性购买了75部轻量级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线员工的数量也降低为600人。

  但“机器换人”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相关资料显示,富士康的机器换人计划从2006年董事长郭台铭提出实施至今,机器人“装配工”无法完全代替灵巧的双手。

  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将催生机器人等新兴行业。

  “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制造业很可能会形成某种观念上的‘停滞’,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少了,这或许是场制造业的危机,但它恰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周朔鹏说。

  产业界的信心更多地来自制造产业转型的政治信号。

  李克强总理在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中提出了推动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制造业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的是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这场以为主旨的变革,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时之间兴起了发展机器人制造业的产业热潮。

  孔祥战告诉记者,“如果中国制造2025顺利实施,你或许会看到原本劳动密集型工厂的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个工人。并且,机器人加工的精度和产品质量会比工人手工进行的单件加工更加可靠。根据产业规划,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能力、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示范及机器人的试验验证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均有望得到显著加强,智能装备行业将获得大发展。”

  于是,从“提高人们工作价值”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出发,受访者对于产业的观点近乎一致,他们正在拓展一个“朝阳产业”。

  问题在于,这是谁的“朝阳产业”?

  

  山东汉子王绪平原本是个教书匠,他的创业起点是一家从事钢结构的建筑公司。2007年开始,王绪平自觉建筑行业不景气而谋求转型,方向是智能自动化设备的制造,因此成立了迈赫机器人。

  王绪平称,此举并非“头脑发热”,因为他坚信,制造业强国离不开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制造设备。他就此定下了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成立一家世界一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

  然而,机器人在科研过程中涉及材料、控制、通信、设计、光学、数学、仿真学等学科,也关联精密制造、机械加工、模型设计等行业,“学科交叉”密集,某种程度上是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象征之一。

  谈及实现设想的方式,王绪平的捷径是“从国外挖掘合适的人才”。他说,一支300多人的专家队伍正在公司开展工作。

  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永军在“引进人才”的问题上表达了忧虑,技术人才往往最多只能引入国外同代产品,也就是优秀的国外机器人企业研发好了下一代产品,推出更高水准的工业机器人。这意味着我们很难超越。

  国内机器人想要加快速度发展的愿望或许来自于日益增大的国内市场。在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后,持续两位数增长,2014年达到了40%,根据业内人士估算,即便在国内制造业并不被看好的2015年增速也可能会达到30%左右。

  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与三大类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企业数量约4000家。在密集关注该产业发展的投资界人士看来,这一数字应该剔除不具有生产和科研能力的低端“兴趣型厂家”,该数字应缩减至800家左右,而其中真正具备市场拓展能力的只有400家左右。

  宏观视角上,国内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处于何种水平?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在2014年作出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国内涉及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厂家产量1.6万台,国外公司的相应产量达到了4万台,占到了中国国内总销量的70%以上。

  其中,外资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占据中国80%以上的市场,而瑞士、日本、日本安川、德国,即被业界认为来自“世界工业机器人四大知名生产厂家”的产品占到了其中的70%左右。

  甚至与大多数现有制造业相比,国内机器人制造业目前并非一个高产值行业。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体系相对透明,平均价格约在20万~30万元。于是,业内人士进行了这样的计算,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即便今年可达到6000台,并按照每台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产值也不过在180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统计,国内工业机器人的纯本体已经达到100亿元的规模,如果采取行业通用的集成配套产业规模3倍于纯本体产值进行计算,行业总规模可以形成400亿元规模的年产值。

  银河证券行业分析报告指出,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产业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世界平均为62,中国仅为30。工信部工业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曾表示,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密度要达到100以上,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巨大。预计2014~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分别为5.0万台、6.9万台和9.7万台,复合增速为40%,到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球销量占比将达到40%。

  2014~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分别为120亿元、160亿元、215亿元,复合增速35%;集成市场规模分别为240亿元、320亿元和435亿元,复合增速35%。

  “然而,具备百亿产值规模的产业在上海有很多,放眼全国也非目前的大产值行业。”李臻说,但它们甚至一出生就面临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

  “也就是说,国外知名生产商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地位。”李臻说,位列国内机器人生产一流梯队的也就五六家,而国内在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数量生产上应该不超过1万台。

  用更苛刻的行业观点来看,一个“令人难堪”的现状是,80%以上的国内厂家正在“简单拼凑”线上徘徊,而且“价格线上厮杀激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