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机器换人”引领“中国智造”

深圳特区报 2015-11-18

机器换人中国智造

1428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11月18日—21日,首届广东国际及智能装备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将在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届时将有来自中国(含香港、台湾)、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家知名企业参展。

  东莞“机器换人”在全国起步最早,同时也走在前列,现已培育智能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00亿元。

  据东莞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自2014年9月至今年10月,东莞的企业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机器换人”申报项目达678个,总投资达55.39亿元,远超过去10年技改资助项目的数量总和。

  

  在东莞市大岭山镇新塘一个工业区,记者参观了2015年被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评为“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

  在拓斯达的机器人体验馆内,一套机器人设备正在演示如何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由生产线自动完成3D打印帆船的配件及组装。

  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告诉记者,具有精确性、安全性、环保性和高效率,能够实现很多人力所不能做的工作,这是很多企业选择“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

  为了普及工业机器人,拓斯达通过自主研发,不断升级软件,满足了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做到中小企业换得起、用得起。如今,企业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40项。

  拓斯达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东莞的市场份额低,主要是东莞机器人产业本体制造商多,现在“机器换人”大潮面前,应用企业日益增多,而拓斯达6轴机器人的份额也正在增长。拓斯达希望中长期战略目标,能成为国内自动化领域内的龙头企业,打造贯通机器人本体制造、控制系统研发、方案集成生态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记者从东莞市经信局了解到,在智能装备生产方面,2014年,东莞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从业人员约550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00亿元,涉及数控加工机床等十多个行业。东莞市已被工信部、省经信委先后认定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在位于东莞市区的劲胜精密智能制造试点现场的车间,记者没看到一线作业的工人。

  劲胜精密总裁办主任曹豪杰告诉记者,按照目前200台机器的厂房规模,在实现智能化车间以前,需要人力成本200人;实现智能化车间后,只需要三四十人。以前,人工作业一年所花费的成本是十几万元。如今,公司将资金投入到“机器换人”,机器人可以24小时作业,实现高效、高质量生产。节省的成本,还投入到远程系统的研发。

  东莞市经信局表示,今年初,经信局出台了《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在三年内在3C制造行业建设具有柔性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6—10个,推进在莞企业应用国产智能数控系统和装备5000台以上,现已推动东莞劲胜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项目获认定为全国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推进长盈精密公司建设应用1000台机器人以上的无人工厂。

  在松山湖,记者采访了东莞市首家拥有“无人工厂”企业的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2012年,瑞必达研发的首个“无人工厂”落地,第二年陆续投入使用。目前,瑞必达的生产工艺基本用上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产能也早从最初的每月10多万片变成800万—1000万片,相当于最高增效100倍。“机器换人”后,业绩每年增长80%以上。而新变压器安装完成后,产能数字将上升到每月1500万片。

  东莞市经信局表示,2014-2016年,东莞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目前 ,正着力打造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引进一批研发生产型企业,初步形成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智能装备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深圳特区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