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集体“来袭”

19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首届“智博会”今日开幕预计采购商、观展人数将达10万人。

  昨日上午,首届“广东国际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东莞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本次展会上,自动化、装备类专业参展企业超过五成,占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预计展会期间采购商、观展人数将达10万人。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智能装备制造特别是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届智博会的举办,将促进智能制造创新成果与企业现实需求有效对接,促进东莞乃至广东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着力将智博会打造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产业合作对接平台,有力推动我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据悉,本届智博会吸引了瑞士GF阿奇夏米尔、瑞士布勒、德国德马吉、美国哈斯等众多国际机械企业前来参展。大连机床、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大族激光、北京精雕、润星机械、台一机械、巨冈机械、创世纪机械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也在智博会上亮相。

  

  记者在智博会上采访发现,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东莞制造”逐渐散发出自己的光彩。据了解,本次参展的东莞企业达150家,其中包括巨冈机械、斯拓达等本土企业。不少企业都带来了今年最新研发的多款产品,准备借此机会将其推向市场。

  例如东莞大朗的飞新达自主研发的自动组装贴合生产线,它是一套针对注塑厂、电子厂使用的智能设备。据该公司展会负责人徐超攀介绍,这款生产线每小时效率比人工翻一番,“用一条流水线可以节约50名员工”。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企业购买该生产线费用约50万元,在订单多的情况下,3到5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

  东莞劲胜精密依靠华中数控最新研发的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模式打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智能工厂”。

  记者了解到,劲胜的“智能工厂”实现全部国产化智能装备。国产化机器人加上国产化的数控系统。“其实国产的系统已经可以满足生产,并且价格也便宜30%以上。”劲胜战略投资部负责人胡建福介绍道。

  

  作为智能装备行业的专门展会,智博会的专业性很强,如果普通市民想开开眼界,只要在会场门口登记一下就可以参观了。

  但是智博会展出的装备对于一般市民来说,大多比较“难看懂”,记者这就推荐几款你能“秒懂”的新奇智能装备,让你领略科技改变生活的点点滴滴。

  机器人主动@你要名片

  昨日会场里,有机器人主动@你,许多人都碰到了。它是个“女汉子”——钢铁之躯人高马大,“嗓音”却是甜甜的女声,站在展位前。如果你跟它招了手,它会低下头,“得寸进尺”地说:

  “您好,请赐名片!”

  如果你无动于衷,它会说:“我们会送您一份小礼物……”

  等你把名片投进面前的盒子里,这个机器人会转身,郑重其事地捧起一个托盘,里面是一支签字笔,然后双手恭敬捧到你面前。最后,它还会跟你道别。

  虽然礼品只是一支笔,但这个机器人逗得大家很开心,许多市民都排队“领情”。

  “这个机器人可以运用在餐厅服务方面。”一名工作人员说。

     

  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只想玩游戏不想做家务是多数白领的心态。设计师陈锋明团队设计的“家务特工”让这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记者看到,这款飞碟造型的机器通过WiFi将镜头捕捉的影像传送到手机APP上,使用者拿起手机进入游戏画面后,自己家的客厅就变成手机里的游戏背景地,然后你通过滑动手机上的图标,就可以控制“家务特工”清扫客厅,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家务。

  另外,可以抗雾霾的“净化儿童车”和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泡热水澡的“无障碍浴缸”等产品都很吸引人。

  

  展会上,一台快速机械手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据参展的歌华智能科技公司王小姐介绍,这款取抓机械手是世界上最快的“手臂”,每分钟可以来回两百次,目前多用于食品包装领域,“费列罗巧克力的包装就是这台机器完成的。”

  另一台手握毛笔写字的机械手展位上,同样也是人头攒动。生产该机械手的东莞市统一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先生介绍,这台机械手名为“六关节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写毛笔字,还可以完成上下料、喷漆、搬运等工作。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屈贤明:

  家具服装行业也可以引入“智能化”概念

  “东莞可在信息技术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昨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屈贤明表示看好东莞的“智能制造”前景。

  “东莞未来可打造成‘智能制造’的装备、技术、方案基地。”屈贤明表示,未来,诸如家具、服装、鞋类等与生活相关的行业,也可以引入“智能化”、“定制化”的概念。

  本土企业如何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他支招:一是“从简单做起”,扎实做好技术,取得用户信任,对外国公司“夺回市场”。二是引进国外优秀技术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

  企业应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

  “东莞的制造业不能丢,但应该有核心技术创新。”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瞿金平的见解。

  他说,东莞是广东制造业的核心地区,将来东莞的制造业,应加上“智能制造”的核心。这也反映出他的一种担心:在“智能制造”领域,如果企业一哄而上,没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都是外国的”,企业赚的仍旧是“加工费”而已。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广州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