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启用机器人记者 福音OR灾难?

1149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2015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微信朋友圈里一条《“快笔小新”上岗了!84岁新华社启用“记者”》的消息刷屏了。“它会写什么稿?”“机器人抢饭碗来了?”……一时间,评论无数。

 

  “快笔小新”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机器人写新闻,“快笔小新”不是第一个。美联社机器人写财经消息,速度以秒计算。

  快,是机器人的制胜法宝,它出色的运算能力是人无法比拟的。美联社使用的Wordsmith每个季度要写3000多篇公司财报,每天至少25篇,工作量约为资深记者的10倍。

  尽管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使写作提速,但是机器脑与人脑相比,它在创造性、处理复杂信息方面,与人差距仍然很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君超认为,机器人新闻与“手工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稿相比“大异其趣”。

  未来已来:取代OR融合

  据了解,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加强军用机器人的建设。俄罗斯军方力图研发机器人系统并于军事领域,美军前些年就有机器人服役,我军也正在研究启动机器人“士兵”参加扫雷行动。

  汽车生产线、喷涂、装料、码垛、安防、纺织……早在走向媒体、军界之前,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中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强、工作环境欠佳的行业、领域施展拳脚。

  在珠三角,制造业屡现招工难。“机器换人”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

  东莞大朗镇一家服装厂里,缝盘工人清一色年轻女工。手指灵敏,才能“一个齿轮对准一个孔眼”。公司负责人说,当地7000元月工资都难招到一个熟练工。“机器换人”,集中在织片环节,34台电脑横机由8名工人轮班值守。“无法包揽,机器也有发神经的时候。况且电脑横机生产出来的只是布片,不是成衣。整个生产线还是‘人机’合作。机器省人力,机器坏了,还是人来修。”

  在深圳市福田区连城新天地美食街,机器人刀削面餐厅内宾客满座。餐厅经理告诉记者,机器人刀削面成为一种品牌,很多顾客带着好奇心来品尝。

  “机器人将和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跨界融合,带来制造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它一边‘高大上’引领社会趋势,一边‘接地气’改变你我生活。”总裁曲道奎博士说。

  1997年深蓝计算机以每秒2亿步棋取胜人类。2011年超级计算机沃森与人类鏖战智力问答完胜。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医疗诊断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标志着过去看起来“弱智”的机器人终于获得初级学习的能力。

  于是,有人说,人工智能的春天到来。

  再加上大数据技术推动的物联网时代的推波助澜,人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密切,科幻大片里机器人“深度学习能力”并非那么遥不可及。于是,也有人说,人工智能的春天未必是人类的福音。

  尽管存在种种担忧,但人们依然不遗余力地热心投入其中。这场新技术革命,中国人没有缺席。

  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高级研究员马艳军告诉记者,百度的“小度”机器人掌握了海量数据,具备了一定的像人一样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视觉领域,清华大学创业者让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读懂了图像,准确度超过美国同行。

  至于对技术过度发展的担忧,许多专家表示,要相信人数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驾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华社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