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微软洪小文:搜索未来转型方向是人工智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12-04

人工智能洪小文微软小冰

1274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人工智能将颠覆未来的搜索形态。”近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称。

  洪小文认为,目前盛行的搜索形态,未来将被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与机器对话”形式所取代。眼下,微软“小冰”在个人智能助手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苹果的Siri以及谷歌的Google Now。

  据微软亚洲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小冰拥有4000万的注册用户。社交是“小冰”主要切入的场景之一,通过对话学习,未来小冰将有望被植入在微软旗下的诸多产品中。微软方面推行小冰的逻辑是,通过API接口的开放,引入更多的创业团队接入,使小冰逐渐成为一个人工智能平台。

  洪小文认为,机器和人的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但他避开了如何恰当处理和中国众多互联网公司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事实上,在推行“小冰”的过程中,该产品曾一度遭遇微信的封杀,随后其又在微博“复活”。如今,微软正试图在中国展露出比以往更为开放的姿态。

  

  《21世纪》:你认为小冰最终将取代搜索引擎,为什么?

  洪小文:例如我们和微信公众号的合作,小冰进驻到公众号中,就有了一个自然语言的界面。小冰可以根据你的搜索请求推送公众号中的内容,把这个公众号里相关的很丰富的信息分享给你,这时你就有一个自然语言对话经验。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尝试。这种相关性搜索的开发,以前可能需要搜索引擎,通过输入一两个关键字,但现在可以用自然语言的方法去寻找。我们发现,通过这样自然语言的交流,点击率会特别高。

  事实上每一个搜索需求都不是独立的,关键字搜索也只能反映人思维的片段。我们希望搜索能够更像是人和人对话:这很可能是搜索接下来的一个转型方式。

  《21世纪》:你所关心的小冰的核心数据是哪个?目前有哪些提升瓶颈?

  洪小文:我觉得最主要的数据就是CPS指数(Conversation Per Session),也就是每一次交流的对话往来次数。在搜索中相关性很重要, 而CPS就是相关性的指标:人的时间有限,如果你愿意跟它继续谈下去,代表它对你还是有吸引力的。

  瓶颈当然还有,例如,如果与机器交流过程中,对方突然出现一个无厘头的对话, 就算其他99.99%都是对的,对话也可能终止。而与人对话就不同,就算犯错也不会让对方觉得很突兀。但是人们对小冰的要求和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小冰真的不了解你谈论的内容时,它怎么更好地展现出人性化的方面,是一个很具挑战的工作。

 

  《21世纪》:Satya上任CEO以来,你感受到微软内部的文化有哪些转变?

  洪小文:现在的微软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的文化上必须也要调整,来适应这个战略。首先我们的文化要开放,所以我们要对各种设备,各种平台更开放。同时要有一个创客、极客的机制。一些新的孵化项目,像小冰,牛津计划里面的How-Old、TwinsOrNot,跟传统的大项目如Windows、Office不一样,其实一开始都是几个人自发小项目,然后在公司的支持下发展成为今天的新产品。

  《21世纪》:微软是否也面临如何处理中国互联网不同阵营间的关系的困惑?

  洪小文:微软在中国和腾讯、新浪微博、京东等很多公司都有合作。微软是一家生产力和平台公司,我们追求在中国打造合作、创新、共赢的产业生态环境。微软目前创造了“1:16.45”的生态辐射价值:相当于微软在中国每赚1元钱,合作伙伴赚16.45元。我们相信哪怕我们只是这个饼的一小块,但是饼做大了还是非常甜美的饼。比如说Windows、云、Office,其实都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就有很多伙伴,所有做平台的公司都应该往这个方向去思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