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机器人产业加速快跑

滨海时报 2015-12-10

机器人载体

14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天津开发区津滨高科技工业园三期1.3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正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一场“整容手术”。

  等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后,这里作为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一期,将迎来一批企业落户发展。过去一年,随着滨海新区机器人企业的聚集发展,围绕这一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一批创新性的公共载体平台加速设立,在企业量级和产业环境上取得突破式发展。

 

  上个月,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Finix300系列单旋翼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和Finix300M系列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正式发布。让无人机这种可以飞的特殊机器人拥有“大脑”,是一飞智控深耕的方向。未来,搭载该公司研发的控制系统的无人机,可以自行规划路线,躲避障碍物,完成任务。

  事实上,从签约落户,到产品发布,一飞智控仅仅花了2个月的时间。“我们的团队之前已经积淀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开发区优越的产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进行产品的产业化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齐俊桐表示。在今年9月的一场集中签约仪式中,包括一飞智控在内的8个项目一同落户开发区,这些项目涉及机器人产业的多个领域。

  机器人产业同样也是以装备制造为主打的临港经济区着力打造的产业新亮点。在这里,15家以机器人为主导的智能装备项目聚集于临港智能装备产业园。这些项目总投资额40亿元以上,涵盖了、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和一年前相比,落户园区的机器人项目实现了倍增。

  

  上月下旬在天津未来科技城举行的一场签约仪式,引起了中德两国机器人产业界人士的关注。在签约仪式上,德国IBMO公司、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杭州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中德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将整合中德两国的技术团队,打造人机交互、运动规划与机械臂领域的国内领先研究中心。

  像这样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载体,在新区以制造业为发展方向的每个功能区都可以见到。这些发展载体围绕各自功能区的产业特点、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位于空港经济区的天津德沃尔机器人设计研究院,旨在建立具备研发、生产、市场功能的技术孵化平台,将市场需求进行分解,将多方技术进行整合,并配套模具制造、测试、工业化设计、兼容性调试,成为研发及先进技术的孵化平台。

  作为新区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早的功能区,开发区聚焦机器人产业需求,加速载体聚集,完善支持体系。在已有的泰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外,今年开发区又先后吸引、建设了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国家级医用研究院等。这些载体或依托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或瞄准公共技术服务需求。它们的落户发展将解决机器人企业发展在创新门槛高、设备投入大等方面的桎梏,加速机器人产业发展。

  在业内专家看来,新区具备抢占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高地和打造国际一流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实力。记者了解到,仅临港智能装备产业园到“十三五”末,就将引进以机器人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80家以上,总投资额达到300亿元以上。

  时报讯(记者 单毅)昨日记者从市工信委获悉,在未来5年,本市将落实《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实施方案 (2015—2020年)》。方案提出,到2020年,本市将培育10个国内领先的高端产业。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涌现,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

  从实施方案中的一些重点任务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中的“特色产品”可以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值得关注的是,到2020年,机器人将更广泛地进入市民的生产生活领域。按照上述方案,本市将加快培育一批机器人整机生产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重点发展高速搬运机器人、重载码垛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关节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全方位移动机械臂等。在服务型机器人方面:重点发展医疗手术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智能两轮车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在特种机器人方面:重点发展水下机器人、防控排爆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滨海时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