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进制造转"智造" 智能工厂机器人上关键岗

999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15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全市智能工厂建设推进会,公布首批10家智能工厂名单。今年起,南京市将用3年时间,培育50家左右智能工厂建设企业,以此为带动,引导全市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副市长黄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吴澄以《中国制造2025,“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为题,为与会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

  

  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智能工厂?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生产设备不能是传统的相互分离,而是要普遍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互联,同时还要广泛采用传感、自动识别等技术采集数据,建立统一数据平台;企业要通过运行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信息系统,对生产、研发、销售、资源管理等业务系统实现联动;还要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集成与共享服务平台,从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生产转变,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

  根据测算,按照以上标准运行,工厂运营成本要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入选全市首批智能工厂的10家企业集中在电气、自动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包括南京康尼机电、科远自动化、优倍电气、国电南自、国电南瑞、南瑞继保、正大天晴制药、绿叶制药等。其中有3家企业的3个车间已经获得江苏省首批智能生产车间授牌,分别是正大天晴制药心脑血管和抗肿瘤药智能生产车间、南京优倍电气安全栅智能生产车间、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肝素制剂智能生产车间。此外,南京中电熊猫第六代彩色滤光片智能生产车间也在省首批智能生产车间之列。

  根据智能工厂建设方案,申报企业要符合产业导向,即为南京市重点推动的新型显示、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信息通信设备等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以及其他产业。入选企业将有望获得国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支持。南京市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数控化设备升级换代、关键岗位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15日的推进会上,南京市正式揭牌成立南京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目前联盟已经征集联盟会员单位80多家,主要包括智能工厂及智能车间建设企业、相关产业企业,咨询公司、系统集成企业等,还有相关软件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

  市经信委表示,南京市将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相关产业,聚焦、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分析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五大核心装备,夯实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工业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三大基础,积极推进工厂/车间、网络系统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智能服务等五大新模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华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