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河:澎湃将为写作机器人设计图片识别系统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2015-12-29

机器人人工智能澎湃新闻

16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在人工智能与传感技术正席卷几乎所有行业的当下,传媒业已然迎来挑战。写作、无人机新闻打开“天眼”、传媒“算法”革命、微软“小冰”客服……

  澎湃新闻作为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是如今媒体形态中的典型代表。借此“感知未来——首届‘智能+’传媒超脑论坛”召开之际,新华网特邀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一起感知传媒业及澎湃的未来。

  记者:技术的力量主要会在具体哪些方向发力未来新闻?

  常河:技术对未来新闻业的改变会是非常立体和多元的,现在的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还是比较浅层的,还没有触及到新闻行业本质的东西,还没有一些核心的技术出来。虽然已经有VR、AR、无人机、写作机器人等出来,但是还不够。无疑技术将会给新闻行业带来机会,从新闻写作、呈现方式到传输等等,都跟技术有关。技术的驱动力作用是无疑的。

  现在传感器新闻或是生物传感新闻是比较新的概念,传感器是一种采集数据的方式,记者们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力,当然,这个可以借助一些技术来完成。比把握技术更重要的首先是需要人转换思维,这样才能有进一步的革新。

  记者:澎湃目前是否涉及人工智能范畴的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关注点有哪些?

  常河:澎湃已经有涉及机器人写作的技术,但是我们认为这还是比较low的。比如目前机器写作多用于财经、体育、气象等领域,包括地震等突发事件的报道,目前的机器写作更多的仅仅是解决了效率问题,人类记者所具备的分析、点评能力是机器做不来的。

  结合机器写作,我们正想做一个识别系统与稿件进行匹配。比如,机器人写作发布一则地震报道时,可以自动识别震源经纬度,并在报道中附加带有地理信息的图片或图表。另外,澎湃新闻的图片量是很大的,我们希望将来能以“智能+人工选择”的方法处理图片。

  记者:有人担心人工智能(比如机器人)会在一些领域取代记者,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中扮演的角色?

  常河:取代记者这件事情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按照摩尔定理,每18个月有一次革新的话,这还需要发生在高维度之上。我们去畅想未来有多美好是没问题的,但需要时间。

  目前,在突发消息报道上、在需要数字统计的资讯报道领域,机器人可以部分替代记者,但这也需建立在人类为机器设定好报道模板的基础上。比如洪水、天文现象等报道,都可以模式化处理。

  记者:媒体或媒体人如何把握新技术趋势并第一时间落实实际应用?请分享您的观点或经验。

  常河:对于媒体人来讲,要想把握技术优势是蛮难的,因为媒体人长期以来是不太重视技术的。举个例子,在报纸发展的一百多年里,国内纸媒是鲜有技术专利的。再举个例子,现在全国哪家报纸能实现自动化开稿费?

  在一个没有技术传统和文化的体系里,要想掌握技术的趋势或开展技术研发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现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公司,逐渐开始掌握一些技术,单整体的迭代更新还需要一个过程。或者可以这样说,真正推动落实技术在传媒中应用不是传统媒体人能够实现的,这可能需要下一代媒体人去实现。

  记者: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是媒体共同的追求,忽视任何一方面都可能悲惨收场。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常河:技术需要创新,新闻也需要创新。新闻不仅仅是价值传承的问题,既然我们现在常常把新闻作为一个产品来看,产品需要跟上发展节奏,需要更新。新闻的倒金字塔的写作方式,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有什么样的变化么?技术的革新是在不断迭代的,新闻更需要创新。

  记者:结合澎湃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您会给传媒教育提哪些建议?

  常河:未来的媒体很难界定自己的媒体属性,媒体会发展为“技术+资讯”的综合体,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基于这种属性的变化而改变。这要求传媒人拥有更高的媒介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及过去媒体人缺乏的服务意识,掌握技术和传播运营能力也是关键。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几个根本的东西。一是好奇心,传媒人的好奇心一定要高于其他行业从业者;二是资源整合能力要更强。

  我们在澎湃内部培训的时候还强调记者要有“立体思维”,立体思维包括但不限于这四个方面:一是数据意识,我们在写一篇稿件的时候,任何观点性的东西都需要有核心的数据来佐证;二是可视化思维,因为对于用户来说,视觉是最简单最快的接收方式;三是产品思维;四是运营思维,好的东西不是生产完了就结束了,一篇新闻发出去才仅是开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