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光电:“三化”建设铺就智能工厂之路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北京) 2015-12-31

智能工厂精益物流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2821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促使中国制造企业加快智能工厂的建设步伐。作为光纤光缆的领军企业,亨通光电近年来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展开生产线改造,引进,引入精细化管理系统,打造亨通云平台,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进精益化生产理念,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建立全员创新机制……通过这些努力,2015年亨通光电在不增加生产设备的情况下,产能提升了20%以上,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生产精益化至关重要。精益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管控等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亨通光电的“三化”中,生产精益化是重要内容。

  “亨通光电早在几年前就展开了生产精益化探索。”亨通光电副总经理沈新华表示,事实上早在“三化”概念提出之前,亨通光电就已经基于生产精益化展开了理念宣贯和人才培养。从时间上看,亨通光电推进生产精益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概念导入期,即将精益化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员工,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亨通光电管理学院开设了生产精益化的课程。第二个阶段是精益化体系的建设,包括环境评价、安全评价、班组建设以及公司从上至下的精益化生产体系建设。第三个阶段就是将精益化和智能化、信息化相结合,打造具有亨通特色的智能工厂。

  “目前,亨通光电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正在展开第二阶段的工作。”沈新华透露,亨通光电公司从上至下对于精益化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目前正在做的是将相关工作系统化。据了解,亨通光电已经针对生产精益化制定了三年规划,其中50%的项目已经在公司内部大力推广,还有50%的项目正在试点中。

  在生产精益化的推进中,每一个员工的力量不容忽视。在亨通光电光缆车间的宣传栏上,记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表格,这个表格详细记录了车间一线员工提交的每一个“微创新”,这些“微创新”甚至可能只是生产线上某一个模具的微小改造,但是却得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在反复论证后予以落实。据悉,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精益化,亨通从2014年开始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进“微创新”,即发挥每一个员工的力量,为生产精益化建言献策。“大改善+大量生产=效益提升。”亨通光电总工程师吴俊雄对记者如此说道。他表示,对于公司而言,虽然很多“微创新”带来的改善非常小,但是只要将这些改善聚合在一起,就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效益。对于亨通光电而言,精益化意味着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精益再精益,持续实现效能的提升,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浪费。

  生产精益化的推进,已经给亨通光电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吴俊雄介绍,通过设备的精益化改善,亨通光缆车间原先的一条生产线,可以改装成三条同时工作的生产线,不仅占地面积不变,人员也大幅减少。事实上,如果要对设备实现最大化利用,一条生产线理论上可以改造成六条甚至更多生产线,但是考虑到设备的复杂度以及故障维护的需要,亨通光电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设备改造方案。

  “亨通光电力争在行业内成为生产精益化的标杆。”在沈新华看来,目前的喜人成果无疑是亨通光电继续推进生产精益化的持续动力,他强调:“生产精益化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亨通光电持续推进下去的战略思路。”

  

  管理信息化是亨通“三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亨通光电光缆车间集中控制中心就是亨通在管理信息化上的有力实践。事实上,在亨通光电的各大车间,管理信息化的成果已经无处不在。记者在亨通光电车间不时看到“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终端设备。据相关人员介绍,在这个终端设备上,亨通光电的每一个员工不仅能够查询自己当月的工资,详细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能,查看公司下发的文件,还能够撰写和提交合理化建议。“目前,亨通光电正在这套系统的基础上,打造更为先进的员工管理系统。”沈新华告诉记者,亨通光电的信息化建设采用“三年一规划”的机制,从2015年开始,亨通光电已经在部门车间试点新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走进亨通光电室内线缆车间,记者看到了新一代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与前一代立式终端设备不同,新一代系统的终端是一个镶嵌在墙体内的大型触摸屏。不仅终端更为美观和易用,在功能上也有非常大的改进——每一个员工的实时计件工资在大屏幕上滚动公示,通过触摸操控,车间每一条生产线的运行状况一目了然。“这套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依托的是亨通光电自己打造的云计算平台。”沈新华向记者介绍,按照亨通光电的规划,不仅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未来车间的工作人员都将人手一个掌上智能终端,借助亨通自有的云计算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终端能够实时接收到公司下发的信息,并共享有关生产和人员在内的多种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事实上,亨通光电早在1998年就已经开展了管理信息化建设。”沈新华表示,虽然公司的管理信息化的理念是在2015年年初正式提出的,但是亨通光电在管理信息化上的探索早已展开。从1998年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到2014年公司开始高度重视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引入外部合作开发了自有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客户管理系统,再到今天将管理信息化上升为公司的战略,并已自主研发了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亨通光电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按照分步走的策略,稳步、高效推进,为未来打造智能工厂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追逐的目标。“未来2~3年,亨通将在光棒、光纤、光缆全流程上实现部分流程无人化,部分工厂将是‘黑灯工厂’。”亨通光电董事长钱建林日前在公开场合提出了亨通光电在智能工厂打造上的具体目标。作为在业内率先推进工厂智能化的企业,亨通光电在设备智能化、物流智能化以及传感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积极实践,大步向智能工厂的目标迈进。

  在亨通光电的车间里,记者看到了“以1敌6”的,原先需要6个工人的生产流程,目前只需要一个机器人就可以完成,并且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休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样也是在亨通光电的车间里,记者还看到了一个非常“听话”的智能小车。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亨通光电在智能物流建设上的一个尝试,这个具备自动导引功能的小车替代了传统人工驾驶的叉车,在减少人力的同时,由于行驶的是固定路线,因此大幅提升了安全性。

  “工厂智能化也是亨通光电持续推进的目标。”沈新华表示,亨通光电目前已经在车间部署了很多自动化设备,涉及原料、生产、物料运输等多个流程。实际上,只要是人能够做的事情,未来一定能够用机器来实现,只是这需要技术进步的支持,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也意味着投入。“目前,亨通正在根据企业自身的成本情况,分步骤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力争打造具有业界领先水平的智能工厂。”

  “2016年,亨通光电在智能工厂上将会有很多具体的项目展开部署。”据吴俊雄介绍,2016年亨通光电将在部分车间实现半成品的自动流转,目标是在未来实现所有车间的自动配送。目前,亨通光电的普通光缆生产车间已经建设了集中控制系统,2016年将在更多的车间进行推广和部署。同时,伴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提升,2016年亨通光电还会展开立体仓储区的试点建设,未来只需要将条码信息录入公司的信息系统,成品光缆将自动从立体仓储区输送出来。同时,在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自动配料系统上,亨通光电将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延伸。

  “事实上,无论是生产精益化、管理信息化还是工厂智能化,都是为了能以最高的效率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为亨通光电的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尹纪成用这样一句话对于“三化”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亨通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化的“百年企业”,一家“百年企业”必须有强大的“内功”,而“三化”建设就是亨通淬炼内功的有效手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北京)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