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企业智造比例超国内平均水平

浦东时报 2016-01-05

智能制造

10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随着浦东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在企业间的渗透率正变得越来越高。一份针对浦东康桥、临港和南汇工业园区247家企业展开的专项调查显示,目前浦东南片企业的智能制造比例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调查显示,在上述247家浦东南片企业中,有104家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占调查企业的42.1%。其中有30家企业使用等智能制造装备,占12.1%,高于国内10%不到的智能制造装备使用率。

  从行业来看,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化生产程度高,占比达到73.3%。从未来市场潜力看,29.6%的企业有意愿进行自动化改造,进一步分析则显示,在实现和有意愿自动化升级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有意愿使用和高端智能装备,占调查企业的36.8%。

  企业为何愿意使用智能装备呢?75.4%和73.8%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使用智能装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此外,“降低用工成本”和“降低产品的损耗率”是重要原因。

  以南汇工业园区的正泰太阳能为例,该公司在装配后,实现了90%以上工序的智能化生产,一台智能设备可替代21个工人,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产品的良品率。

  另一家正在进行智能装备升级的企业则表示,通过与传统生产工具比较,效率可提升20%以上,产品精密程度大幅提高,国外市场订单比重增加,预计两年能实现设备投资资金的回收。

  

  尽管企业自动化升级的意愿强烈,但初期设备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是企业考虑是否导入智能设备的主要因素。

  据介绍,大多数企业在引进智能装备时,产品、厂房、设备等均存在差异性,需要对智能装备进行个性化改动,这就需要增加研发成本,同时设备投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也将提高。

  高技能操作人员缺口大以及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高则是另外两大制约因素。调查显示,67.8%的企业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融资方式中使用的是“自有资金”,其次是“银行贷款”和“政府补贴”,分别占33.9%和13.6%。

  调查分析称,企业普遍反映存在融资难,一是由于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债券、股票、基金等公司常见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二是受部分传统制造业不景气的影响,银行为了管控风险,严格控制贷款和授信额度,同时提高贷款利息,使融资成本不断上升。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从经济成本角度为企业“减负”是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方式的最直接手段。一方面,可对购买智能制造设备的企业及时给予所得税抵扣,对智能制造固定资产的加速计提折旧等应税额部分给予优惠。另一方面,可成立扶持智能制造专项扶持基金,对企业引进高端智能装备,开展智能制造研发,投入智能生产流程改造活动进行直接补贴,切实帮助企业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工作。

  此外,还需搭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在培养智能操作技术型人才方面,则可启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浦东时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