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论道柔性化生产

南方日报 2016-01-12

信息技术台塑集团

1278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生产风生水起,但习惯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制造业,在接手一个订单或几个订单时该如何适应?日前,由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东莞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的“互联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举行,邀请了来自魅族、西门子、台塑、青岛红领、比朗科技等知名企业的专业人士解码互联网+先进制造、数字化管理、个性定制化生产等实战秘籍。

 

  “互联网思维的实现还需要借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与其忙着谈大数据、O2O,还不如打好技术基础,让信息技术参与到企业流程创新甚至战略决策上来。”被邀请来东莞参与论坛的红领服饰副总裁、中国互联网工业联盟秘书长李金柱说。

  据了解,位于青岛的红领服饰,已经用11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全数据驱动的服装工厂,实现了西服正装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近几年,其销售额年年倍增,目前达到超百亿规模。

  李金柱说,自2003年开始,红领用了11年的时间,投入2.6亿资金,用信息化互联网的思维,以红领3000人工厂作为试验室,建立了自己大数据系统。通过MTM(时间测量)系统,消费者可以成为设计师,只需动动鼠标,就能获得企业生产的个性化正装,七天快速交货,而成本比原有模式只上升了10%。

  李金柱说,要做到柔性化生产,解决手段就是信息技术先行,把数字化手段用到极致。为解决智能打版,红领建立了一个积累200万名顾客的版型,有超过100万亿种以上款式组合,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

  东莞本土服装定制化企业广东比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孟也在论坛上分享了柔性化生产的经验。王大孟说,早在2004年,他就接触过定制化生产,那时他还在负责运营东莞知名的老牌服装代工厂--文华制衣厂,但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还不能破解定制化生产的成本高企、交货时间长等问题。

  而从2013年开始,王大孟与第三方IT公司合作,在制衣过程中全球最先进的信息技术,IT人员与纸样师傅整整配合了三年后,研发出了两大专利系统——前端APP专利定制系统和智能纸样生产系统。

  王大孟说,最近几年,订单逐渐变得少量多样,传统企业积极探索定制化生产和柔性生产,需要信息技术做支撑,但是未来也可以输出技术给别人用,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除了颠覆生产模式,信息技术应用也体现在对管理的提升上。出席论坛的台塑集团副总经理蔡明宏说,台塑集团管理秘籍可以归结为“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他介绍,整个台塑集团跨数十个产业,生产基地除了台湾之外,还包括中国大陆、越南、印尼及美国等地,所以信息流必须高效串接,做到跨公司、跨机能、跨区域整合。这就需要以集团组织思维重新架构ERP系统。

  论坛上,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正式发布《东莞企业信息化白皮书》。白皮书认为,目前东莞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北上广深还存在很大差距。从整体上来看,东莞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根据该白皮书,东莞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功能以对企业业务支持为主。但是,随着原来东莞以代工为主的制造业模式的转型创新,以及向产业链上下两端的迁移,信息化建设也在向核心业务渗透。“关键是,莞企信息化部门必须能承担起企业数据积累、挖掘和应用的责任,推动企业管理精细化、决策数据化和战略清晰化。

  “未来几年,莞企中将会有更多信息化建设人才兼任企业的副总经理、副总裁等职务。从企业领导层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精益制造和精益管理方面应用,进一步普及柔性化生产。”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南方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