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总裁”情有独钟机器人

哈尔滨新闻网 2016-07-19

机器人

1249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22岁的张宇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哈尔滨希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作为2016哈尔滨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八强中最年轻的选手,张宇星的面庞未脱稚气,但在比赛中所展示出的从容自信,却让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从精于美食的“智能烹饪机”到基于“室内自定位技术”的,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北京小伙从创新走向创业的每一个脚印。谈及未来目标,张宇星用坚定的语气回答说:“希望用科技改变世界。”

  张宇星从小就对有着浓厚兴趣,这也是他报考哈工大的原因之一。入学不久,张宇星便与同学合作设计了一种三段式折叠自行车结构。虽然项目止步于答辩,但让他感受到了创新的乐趣。

  大二下学期,张宇星和朋友组建了4人小分队,以“智能烹饪机”这一项目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机器配备了调料投放、原料投放、搅拌、火控、颠勺机构和烟气智能排放系统。使用者只需向原料盒中投放食材,同时选择要烹制的菜品名,机器就会按照程序,自动选择合适时间,分次向锅内投放原料及调料,并进行翻炒、颠锅和装盘。该项目获得了“祖光杯”“挑战杯”等多项创新创业比赛的奖项,还包揽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项目”及“我最喜爱的项目”两个奖项。

  在学校组织的创业沙龙活动中,张宇星结识了许多成功创业的前辈。在与他们的不断接触与深入沟通中,张宇星也逐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随着哈工大搭建国家大学生创业园平台,张宇星也创建了哈尔滨希塔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公司业务拓展为室内自定位技术和基于室内自定位技术的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室内自定位技术的用途十分广泛,可普遍于工业及民用室内机器人的定位、基于位置的商业营销、老人及婴幼儿远程陪护、人员或物品看管等场合。”张宇星说,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专注于单一方案的研发,难以实用化。只有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客户需求,将多种技术路线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室内自定位技术的实用化。

  据介绍,希塔公司研制的基于室内自定位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机场酒店为乘客提供询问、引路等服务,在餐厅商超为顾客提供推介、导览等服务。“我们争取在今年内完成全向激光自定位移动平台及智能自定位服务型机器人的改进、测试,以及小规模推广销售。”张宇星说。

  目前,希塔公司已完成种子轮融资,并与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爱尔兰Deca Wave公司等达成初步代理意向。

  虽然成果累累,但以创业项目参加比赛对张宇星来说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虽然年龄最小,但却没能得到任何“优待”,张宇星笑着说:“这正是创业大赛的魅力所在——因为市场本来就是残酷的。”

  在半决赛期间进行的执行力考验中,经过三个“哥哥”一致通过,年龄最小的张宇星被选举为C组组长。张宇星说,组员们优势不同、性格各异,自己能做的就是协调、沟通好,实现组员能量最大化。目前,张宇星正在努力摆脱“技术控”的习惯,最大限度在路演中提取“干货”。比如不再纠结于向评审们普及通过何种技术手段让机器人完成指令,而是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投资者介绍机器人能实现什么功能。

  “学校的专业老师从科研技术角度给出建议,大赛的创业导师则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角度给出意见,这两方面对于创业都非常重要。”选手们的出色表现也让张宇星感受良多,“创业艰难,大部分人都失败在路上。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机会成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哈尔滨新闻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