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具进化到技术觉醒 长虹抢占人工智能家电“麦克风”

企业供稿 2016-08-12

人工智能长虹集团电视机

1657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互联网企业的动态一直是科技产业发展风向标。早在2011年,Siri被内置在iPhone4S中问世,就曾掀起过一波语音技术的创业热潮。时隔5年后,Google AlphaGo人机大战中,人工智能从实验室技术走出来并成为人尽皆知的热点技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国内外科技巨头的争夺焦点。

  作为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语音交互技术、计算机识别技术等,如今已被家电企业所掌握。不久前,四川长虹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基于完善的技术逻辑和大数据运营的全球首台人工智能电视。在这台充满“智慧”的“最强大脑”上,电视不再仅仅是一件“工具”,而是具有自适应能力、自学习能力、自进化能力的“活物”。

  据了解,在自然语音交互、深度学习和软件自动迭代等系统能力整合下,电视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具有了懂用户、会学习、能思考、擅交互等优势。

  

  信息时代,是“工具进化”向“技术觉醒”的过渡。

  在家电领域中,信息时代以前都是对“硬件层面”的工具进行改良和迭代。以最具代表性的电视为例,无论是大屏,或者量子点、4K、曲面等显示技术,归根结底均停留在“工具层面”的硬件创新。

  换个角度看,在智能电视发展初期,在大数据、云计算尚未与电视应用融合之前,电视生产企业在思考“如何把一台电视机做的更好”的问题前,总是惯性思维的在“工具层面”对电视机这个产品进行硬件上的升级——其本质是,电视机依然需要人的操作,并不理解人的需求。

  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安卓智能电视和语音智能电视已经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信息可以传到云端,从而产生用户行为数据。表面上看,最终赋予“工具”的数据具有了可简单“理解人的行为”,但这种交互仍距离人工智还有一段距离。

  一方面,电视机仍未脱离“工具”本质,学习、记忆、思考、决策、分析,甚至模拟人意识、情感的交互并没有明显体现;另一方面,传统的交互模式仍没有得到改良,如人机交互需要借助遥控器,再如用户下达一些模糊指令后,电视机无法实现精准搜索和推送等。

  在长虹CHiQ电视产品经理陈科宇看来,就电视领域而言,只有理解和解放用户的技术才算是真正的“技术觉醒”,基于这个需求电视机表现出的懂用户、会思考、精准推送等表现,才是适合于电视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

  长虹人工智能电视的落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痛点,随着用户看电视时间的增加,电视机可以适应于不同家庭成员,自动记忆、分析和推荐主人的喜好节目。与此同时,对用户一些模糊指令的下达,电视机也会依据数据库进行逻辑判断后,为用户推送更加精准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老人、小孩和方言味道较浓的用户,人工智能电视也可以逐步适应,通过自学习、自升级为用户提供精准、贴心的推送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掌握核心技术是长虹人工智能电视成功推出的关键因素。从最初的智能语音芯片技术到冰箱的云图像识别技术和智能冷量分配技术,从空调的人体状态感知技术到智慧空气管家全天候自控技术,以及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物联运营支撑平台等,长虹正在用技术推动家电业智能化发展。

  

  据长虹首席技术官杨丹介绍,人工智能是物联网环境下的重要应用和方向,核心是大数据。在用户看电视同时产生的物联数据由互联网传输至云端,再由物联数据运营平台能力中心分析、运用这些数据。结合长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成果,带给用户更好的视听体验。

  资深家电观察家刘步尘指出,人工智能是科技型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长虹在家电领域内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拥有多个优势。

  第一,拥有雄厚的基础能力。长虹拥有黑白产业链协同优势,在自主研发技术上,多年来长虹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作为家电业首个拥有大数据中心的家电企业, 长虹目前拥有100多名高级大数据研发工程师,技术端人才阵容庞大。在人工智能领域,长虹站在家电业前端,目前学、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均有布局。

  第二,拥有丰富的产业布局。长虹目前拥有5000万台智能终端线下布局,可确保运转起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运营等工作链条。目前长虹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起“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服务模式,一系列面向用户生活的智能服务已全面展开;今年3月推出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也渐入佳境,开始在白电、黑电领域内显现成果;近几年来,长虹海外市场日渐雄起,各种跨界人才、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不难预测,在人工智能电视落地之后,长虹接下来的经营重点将是人工智能冰箱、空调、手机以及各种生活家电。长虹正在打破家电业的发展僵局,人工智能将成为家电业发展主方向。”刘步尘表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企业供稿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