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常州机器人产业:弯道超越 抢筑智能制造新高度

常州新闻 2016-08-30

机器人智能制造机械

811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在位于武进高新区的金石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为数不多的操作工人在值守,而这些快速腾挪的机械手臂,无论是轻至1公斤还是重达4吨的物体,都能精准抓取毫不费力。

  金石机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新炜介绍:“过去一台机床,三班倒得配三个员工,配了桁架机械手以后,可以做到五台以上的机床,由一个员工来负责维护和操作。它可以保证机械手一天至少20小时,一年360天的运转,这是人工无法做到的。”

  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粗略算下,金石的桁架机器人,能使生产效率提高85%以上。8月23号,金石机器人又迎来历史性发展时刻,公司与欧洲顶级桁架机器人产业先行者——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洽谈,双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将共享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持,共同打造中国自动化系统集成的航母。

  从填补国内桁架机器人行业空白,到参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金石机器人已经相继赢得一汽大众、日本丰田、德国格里森等众多国内外客户的青睐,成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的翘楚。

  引进“外智”常州机器人产业实现“弯道超越”

  在“德国”、“中国制造2025”浪潮下,智能制造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这也使机器人产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那领跑全国机器人行业的常州,在机遇面前又该如何实现“弯道超越”呢?

  有数据显示,未来30年中国都将继续保持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目前国外市场已趋于饱和,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0台。

  2015年,常州各类机器人产销量达到8000台、产值15亿元,已然跻身全国机器人产业“第一方阵”,尤其是在康复机器人、无轨道爬行式机器人、轨道焊接机器人研发生产方面,更是处于全国前列。但近百家机器人生产和配套企业,依然存在“小而散”的弊病,总体创新能力和产量不成正比,而且中高端的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基本上还得依赖进口。业内人士认为,引进“外智”,不失为助力机器人产业成长的一条捷径。

  而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州也在着力布局机器人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常州新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