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门诊,写病历“动口不动手”

中国科技网 2016-09-07

人工智能电子病历

1424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人工智能进门诊,写病历“动口不动手”

  “近中合面大面积牙色充填体,边缘密合,无叩痛,不松动,牙龈未见明显异常。”病历单上这串清晰的记录出自医生之口,但却是人工智能帮忙“写”下来的。

  这就是由我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共同研发的基于智能语音的门诊病历采集系统,日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投入试用。

  

  “传统记录病历的方法就是手写,但是由于医生每天要接诊很多患者,时间紧,压力大,医生写出的病历常常连自己都不认识,更别说患者了。”谈起手写病历的弊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吕培军毫不避讳。

  手写病历字迹潦草、错误众多看似小事,实际上埋下了不少隐患。因为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纠纷,病历就成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为了避免手写病历带来的种种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广电子病历。但电子病历格式比较繁琐,医生直接使用键盘填写也会占用较长时间,因此目前仍未得到全面推广。

  “语音电子病历的出现,使手写病历质量低、花费时间的问题迎刃而解。”吕培军说。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记者在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看到,这套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外观上小巧玲珑,包括一个可以夹在医生领口的医学麦克风,一个可以装在医生口袋的发射器,还有一个可以插在医生工作电脑上的接收器。

  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只需要以口述的方式说出患者的病历,医生的工作电脑上就会自动生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之后,医生对电子病历内容进行简单修改确认,即可打印提供给患者,并完成电子档保存。

  

  虽然外观不太起眼,科大讯飞医疗业务副总监鹿晓亮介绍,这套小巧的系统里融入了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和自然语言理解等多项核心技术。

  “医学麦克风运用了麦克风阵列技术,可以保证医生在口述病历的过程中,排除诊室内其他噪音,只定向收录医生的声音。”鹿晓亮告诉记者,在后台,医生的录音会经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处理,实时转化成文本清晰的结构化电子病历,语音识别准确率超过95%。

  语音电子病历系统率先走进口腔门诊并非偶然,吕培军对此深有体会。他介绍,一般情况下,口腔科门诊医生需要针对每个患者记录病史、检查和诊断情况。然而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在牙椅旁戴着手套,双手被占用,不便对病历信息进行记录。所以需要在检查结束后,脱下手套,回到工作台,手写完成病例。这种检查与书写病历的不同步,很容易导致医生在书写时出现遗漏或错误,从而增加了后续诊疗错误的风险。

  “语音电子病历系统戳中了门诊病历背后隐藏的诸多痛点。” 吕培军总结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实时完成病历的编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一目了然地看到清晰易懂的诊疗信息,减少了医患信息的不对称。此外,语音电子病历系统产生的结构化电子病历信息也有助于对医疗大数据的积累。

  

  “口腔科病历记录涉及众多专业的医疗术语,这套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却能轻松应对。”鹿晓亮说,这是因为在研发过程中,专门让机器对口腔科医疗术语进行了学习。

  “目前试用的语音电子病历系统是通用版,每个医生使用的都一样,之后可能会将个性化语音学习技术到这套系统中。” 鹿晓亮告诉记者,这样就可以根据医生录入的语音数据单独建模,让系统专门学习每个医生的说话习惯,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会越来越高,医生修改确认病历花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鹿晓亮透露,除了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科大讯飞也已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运用于医疗影像分析。例如肺部CT影像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协助医生在肺部CT影像上标出结节所在的位置,判断结节大小和性质,分析准确率可达90%以上。未来这一技术还将扩展到乳腺检测、X光片分析等领域。而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自动看牙,甚至将实现自动为患者检查、修补牙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科技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