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从人脑感知和认知中借鉴什么?

雷锋网 2016-10-13

机器人人工智能

692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AlphaGo赢得围棋大战后,很多人开始思考AI革命的问题,说白了就是AI阶段上升的问题,它标志着我们从弱AI阶段进入了强AI或者说人类水平的AI阶段,但既然跟“人类”开始挂钩,那我们就应该探讨从人那里,可以切身学到什么?

  在今天韩国大田举办的IROS 2016人脑项目中的虚拟神经机器人分论坛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Heinrich H. Bulthoff (Heinrich H. Bülthoff)教授从5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他的观点。

  在讲这5个方面前,我想说,从弱AI阶段进入了强AI或者说人类水平的AI阶段,首先第一个关键是要增长计算力。

 

  目前我们通过3D建模,精确的物理控制和维度控制学会了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这些大脑常做的工作。

 

  大脑不是一个曝光计,它不是根据光的密度来决定它对什么感兴趣的,而是根据它的推断来决定它对什么感兴趣的。下面这三个经典例子都表明,而这个感知过程,很有可能是由一种无意识的推断组成的。

 

  人类感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的的积极感知。当一些东西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会选择性地对进入事业的东西的一部分进行高分辨率的感知。比如这个自上而下的图我们目前就不能解释我们如何选择感知目标的。

  

  在飞行员训练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例子,飞行员坐在训练室里的椅子上,椅子在360各种旋转,飞行员自己手里拿着方向盘移动,虽然它没有在天上开飞机,但他获得的感觉跟在蓝天上完全一致。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大脑如何在复杂的控制运动中,用不同的(感知)传感器就可以达到任务,而不是真的要完全模拟我们的大脑。

 

  Heinrich H. Bülthoff教这个话题给我们的启发是,跟运动模仿那边不一样的是,基于人脑的模仿,除了物理上的模仿,还掺杂了人类意识上,甚至可以说哲学层面的模仿,这告诉我们在做基于这类模仿的机器人技术时,应该对人类行为背后的认知和感知思维有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助力我们更好地实现真正的“类人”人工智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雷锋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