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校690余项创新成果亮相工博会 机器人开健康报告

劳动报 2016-11-03

机器人

156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望闻问切”开出健康报告

  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18届工博会上,上海高校690余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看病有“大医”和“心狗”这样的机器人;买衣服不用试,可以实现远程定制,2小时就能到手……昨天,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不少高校推出了服务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智能化”产品。

 

  外形长得有些像《机器人总动员》里的伊娃,不仅能和患者对话,还能无线诊脉,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健康“大医”在现场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

  “大医”不停变换着笑脸向大家示意,吸引了不少观众尝鲜,他们在“大医”的屏幕上进行健康检测和互动问答等操作,操作完成之后便可以得到一份健康辨识报告,“大医”会根据问询者的健康辨识报告给予相应的个人保健方案。

  据杨华元教授介绍,“大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人机互动对用户进行中医健康辨识和健康管理,通过人机对话窗口及多种外置的无线健康辨识仪器进行健康辨识,收集血压、脉诊和舌诊等信息及相关基础健康数据,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大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给用户提供一份基于中医九种体质的详细健康辨识报告,为用户提供个性的保健方案。此外,“大医”还可为用户提供基于无线蓝牙技术的穴位电刺激等,为用户提供保健服务。“我们还在研究适用于家庭的小型机器人,预计售价3000元左右,不仅具有‘大医’功能,还能养老看护。”

  而上海交大的“心狗”健康-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心电信号和诊断结果的显示工具,可以实时测量出心电图和血压,还能对十余种心血管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发病程度打分,并结合专家系统迅速给出就医和饮食建议。此外,还可通过互联网云平台管理用户病例,便于主治医生在线查看和咨询服务。

  

  网上买买买方便快捷,但不合适还得退货,增添了不少烦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服装智能定制1.0”颠覆了传统买衣服的方式。

  据了解,该系统属于远程测量的个性化服装定制系统,3-5秒自动测体,快速获取客户身体尺寸信息,并通过网络将数据30秒快速传输到设计生产中心,移动下单。从量体到拿到实物,最快只需2小时。该系统实现消费者直接面对生产商的定制模式,减少了中间商和上门量体的过程,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实现一次测量、数次定制的B2B2C模式,颠覆了传统服装消费和生产模式。

  对于医生等特殊行业人员来说,防护服安全性能最重要。东华大学研发的神奇医卫防护材料为人体筑起健康“防护墙”,穿上它,不仅能帮助医护人员抵挡住血液、酒精、油渍的“进攻”,还能有效抗静电,防止手术过程中灰尘进入。除了用在手术服防护这一特殊领域,靳教授团队这一研发成果还“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就拿婴儿尿裤来说,妈妈们经常发现宝宝用了尿裤发生“红屁屁”现象,那是因为导流材料不理想,容易让尿液集中。采用靳教授团队成果所研制出的婴儿尿裤则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团队采用“定向排液+阻尼扩散”的制备技术研发出复合导流材料,用这一材料做出的尿裤对尿液导流和吸收更均匀,尿裤更薄、透气性更好,有效防止了宝宝“红屁屁”现象的发生。目前,除了婴儿尿裤,成果也在成人尿裤的生产中。

  

  中国很多超级工程都运用了被网友称为“黑科技”的技术,这里面少不了很多高校科研团队的努力。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专家葛耀君教授率先研发的保障大跨度桥梁安全的三大原创性核心技术就夺得了此次工博会大会金奖,也是上海高校获得的最好成绩。

  据了解,大跨度桥梁建设面临着可导致结构毁坏的“颤振失稳”、危及行车安全的“涡激共振”与侧向大风三大关键难关。葛耀君团队基于我国近10年来55座大跨度桥梁抗风安全的系统研究,成功研发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检修轨道结构、分体箱梁结构和稳定板结构”3项桥梁颤振气动控制技术、“竖直风障结构、建筑膜结构和导流板结构”3项桥梁涡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控制桥面侧向大风的竖直和水平姿态可变的活动风障气动控制技术,由此成功解决了我国近年来5座最具抗风挑战性大跨度桥梁的抗风安全技术难题。

  这一重大原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舟山西堠门大桥、东海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和肇庆西江特大桥等,为我国安全、优质、高效建设大跨度桥梁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推了现代桥梁技术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劳动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