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头大于实用 理财机器人“伪人工智能”命题何解?

中国智能制造网 2016-12-02

机器人人工智能理财

1091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市场潜力虽大,但要真正做到普及,国内智能理财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面对智能投顾鱼龙混杂的局面,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牌照制度对其规范管理。

 

  在美国,理财机器人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客户渗透和资产规模在过去几年迅速扩大。如此大的蛋糕,如此高的增速,理财机器人这股风很快就刮到中国市场。但我国的理财机器人平台虽多,发展却未能深入人心。市场潜力虽大,但要真正做到普及,国内智能理财机器人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今年3月,谷歌AlphaGo大胜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把人工智能推到公众面前,如今这一技术也被运用到了消费金融领域。也让人们明白,如何在手机端去捕捉海量的消费群体才是未来金融产业制胜的关键。

  2014年以来,国内互联网理财行业内部开始孕育理财机器人平台,进入2016年,理财机器人概念开始受到大平台青睐,已成互联网金融新风口。相较于互联网理财对传统资管行业的影响,理财机器人的影响更为深远,它将在产品创新、业务模式、销售策略等各方面给传统资管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有业内人士称,大家都说消费金融看场景,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如何去进入消费金融蓝海市场,理财机器人也很关键。虽然当前理财机器人发展仍不完美,但其仍然代表着大数据风控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理财机器人正在成为新风口。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抢滩布局的重要领域。而理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金融的重要分支,必将改变财富管理的版图,成为我国理财的方式之一。理财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风险承受能力、期望收益等因素,为用户推荐最优投资组合。机器人理财的出现,可以将服务覆盖到更完整的金融区域,让跨资产投资变得轻松便捷。

  当前,理财机器人已成为国内很多平台的优先级产品。市场蛋糕虽大,但综合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看,理财机器人在国内仍面临一些重要的挑战,资产品类少、配置策略简单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机器人理财行业的腾飞仍需要克服这一系列难题,在此之前,产业发展应以夯实基础为第一要务。

  

  在各路资金的追捧之下,理财机器人近年大热,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水很深,可谓鱼龙混杂。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理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表示:“理财机器人行业鱼龙混杂,一些粗糙的甚至有害的底层策略堪称行业里的‘地沟油’。”由于投资者接触不到底层策略设计,业内某些公司的底层策略设计根本没用人工智能,只是借理财机器人的噱头卖基金。

  监管部门已注意到理财机器人存在的问题,今年8月叫停了假借理财机器人名义营销的基金产品。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面对理财机器人鱼龙混杂的局面,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牌照制度对其规范管理。与创新型金融公司相比,大中型基金公司、资产管理机构可能通过相对简易的程序获得牌照。业内人士认为,大批不合规的理财机器人公司将被淘汰出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智能制造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